10月15日上午,北京语言大学2019年“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启动会在综合楼二层清常厅召开,党委副书记马贵生出席会议,我校2019年“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展明锋、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贾甫、教务处副处长王瑞烽参加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副处长陈亮主持。

马贵生副书记指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是落实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并对各位老师提出三点希望:第一,做起来前先要学起来。要想解决专业课程中融入什么思政元素及怎么融入的问题,需要任课教师持续不断学习,对形势政策有充分并正确的理解。第二,要想做好,先要想好。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内容的方式上切记生搬硬套和“打补丁”,而需有机融合。第三,示范课程不仅是试点,更是引领。本次示范课程的建设,应该是高起点的试点,而非零起点的试点,各位教师要明确自己的使命,努力探索创新,力争建设一批可复制推广,具有引领作用的优质课程
展明锋部长认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既是国家的需要、学生的需要,也符合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应充分结合北语特色,做好育人工作中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二者的有机融合。贾甫副院长梳理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强调各类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才能产生更好的育人效果,并表示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全力支持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
五位教师代表发言。汉语国际教育学部沈庶英老师用曾经在课堂中使用的教学案例,生动地诠释了思政与专业的融合方式,并引用教育家于漪的话“上课就是滴灌生命之魂,教课就是用生命歌唱”,大家深受感动。外国语学部陆薇老师以中国传统美术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为例,讲解专业知识的教授如何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指出可以将提高文化自信作为抓手进行思政教育。人文社会科学学部梁慧婧老师认为,古代汉语课程中蕴含着中国士大夫经世致用的家国情怀,可以以此为切入点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信息科学学院于东老师谈到,理工科的专业课看似和思政教育有距离,深入挖掘仍有很大空间,可以通过为学生解读科技新闻与科技政策,如中兴和华为事件等方面入手,将思政内容融入专业课中。语言康复学院高立群老师提出可以从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与服务能力、开展相关实践教学活动入手进行思政教育,避免空洞说教,让学生除知识的习得更懂得情感与行动的重要。
会上,王瑞烽副处长指出,国家、教育部及校领导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均高度重视,希望各位老师能够多沟通,发挥个人与集体智慧,将思政内容有机融入专业课程中,打造出具有北语特色且在全国有引领示范作用的“课程思政”示范课。陈亮副处长对示范课程的启动背景进行了介绍,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