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下午,作为北京语言大学教学质量周九大专题活动之一的北京语言大学2019年度教学表彰大会于逸夫报告厅隆重召开,这是向一年来取得各级各类教学奖项的优秀教师表彰、总结和致敬的盛会,逸夫报告厅济济一堂,会场自始至终洋溢着荣誉和喜悦的氛围。校长刘利、副校长张旺喜、副校长张宝钧、校长助理郁有学出席表彰大会,校教学督导组专家、各学部(院、系)负责人及教学负责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师生代表等百余名教师参加,教务处副处长王瑞烽主持大会。

表彰会上,刘利校长代表学校向获奖教师表示祝贺、感谢。刘利校长强调了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向广大教师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立德树人,努力培养一流的人才;二是要开拓进取,做教育教学改革先锋;三要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实现科研和教学的相辅相成。刘利校长指出,当下正是我校改革发展的重要契机,如何努力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和一流人才都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希望各位老师秉持“教学相长”的原则,从优秀走向卓越。

张旺喜副校长宣读了《关于2018—2019学年教学表彰的决定》。2018—2019学年,我校进行了多项教育教学评比,推荐优秀的教师和教学成果至教育部、北京市等参与评比获得多个奖项。此次大会分别颁发了“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17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第十四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第二届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奖”“首届北京语言大学青年名师奖”“北京语言大学2017—2018学年教学标兵”“北京语言大学2018—2019学年教学标兵”等18个奖项,获奖教师147人、193人次(包括团队成员)。

颁奖环节,刘利校长、张旺喜副校长、张宝钧副校长分别为获奖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并合影留念。

三位获奖教师代表随后发言。第三届北京语言大学教学名师奖获奖教师代表、人文社会科学学部贾烈英教授以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述了自己与北语的数十载缘分。“针对学生的教学指导工作,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贾烈英教授用“互为师生”一词来形容他眼中的师生关系,教学不限于课堂,更是师生永久的陪伴。同时,他认为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的过程,科研的钻研、创新精神更是广大教师需要教授的技能。

连续两年获得“北京语言大学教学标兵”称号的外国语学部朝鲜语专业青年教师乔文老师从小语种专业教学的专业性和趣味性角度阐述自己对于教师这一身份的理解。对于“四有”好教师中的“有信念”,乔文老师这样理解:“作为人民教师,我们的专注和认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的努力和成就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切实有效的鼓励”,学生和教师,教师和学校互相成就。她还分享了自己在课程思政方面的实践。

北京语言大学第十三届优秀教学奖一等奖获得者、汉语国际教育学部青年教师于璐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述了自己参赛的心路历程,感谢学校和各位领导、老师对青年教师的支持和帮助以及每一位学生的配合和理解。于老师阐述了她对教师的自我要求,“教师需要有演员的亲和力,也需要有匠人的耐心和毅力”,“获得奖项,不是开始,更不是结束。要为成为更优秀的北语人继续努力拼搏”。

最后,全体校领导与全体获奖教师的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