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北语头条 -> 正文

《大使的任务》启播仪式举行 驻华大使谈文明共融

发布时间:2019-12-05  新闻来源:新闻中心 

12月4日下午,《大使的任务》启播仪式暨大使对话会在北京语言大学梧桐会堂举行。该片的两位主角菲律宾驻华大使罗马纳和立陶宛驻华大使伊娜探讨了自己如何行走中国、感受文明共融的点点滴滴。北京语言大学刘利校长出席启播仪式,国别与区域研究院学术院长黄靖、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贾烈英及中外师生代表应邀参加活动。

《大使的任务》邀请了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等八位驻华大使为拍摄主角,根据两国外交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合作项目,梳理关键线索,向广大网友征集大使的“任务卡”。大使们跨越文化的差异,充分理解中国民众所提出的“小难题”,并完成这些有趣的“特殊任务”。大使们走出使馆,与不同行业的中国民众互动,激荡出感人的细节和难忘故事。

菲律宾驻华大使罗马纳曾在北京语言大学留学一年。四十年过去了,他带着镜头重返母校,感慨万千。片中展现了他在校园里寻找当年的生活印记,到课堂中与学弟学妹们交流的场景,喜爱唱歌的大使先生哼唱起多首当年的热门中国歌,青春的回忆扑面而来。同为拍摄主角的立陶宛驻华大使伊娜女士则认为,该片真实地展现出自己努力完成中国民众的答卷,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表现得一览无遗。

中国原驻联合国大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执行董事长沈国放作为嘉宾致辞。他肯定《大使的任务》是一档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节目,大使们通过参加节目录制,深入了解到中国的文化、民俗等,观众也可通过观看节目了解到“一带一路”国家的风貌。希望未来有更多与“一带一路”有关的优秀文艺作品出现。

深圳广电集团总编辑苏会军代表主创团队发言。他认为此次对话会主题“行走中国 文明共融”,正是体现了深圳卫视拍摄此片的初心,希望在这个媒体融合、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体人能通过自己的创作,减少一些外界的误解,多一些对国际关系和谐共融的理解。

国务院参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时殷弘,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贾烈英,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李智在看完《大使的任务》样片后,也围绕如何创新性地向国际讲好中国故事进行了讨论。

活动现场,北京语言大学中外学生代表向两位大使提问,就如何促进文明共融进行了交流互动。

本次活动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和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主办,北京语言大学协办。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