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北语头条 -> 正文

第二届“一带一路·再读中国”开幕

发布时间:2017-10-30  新闻来源:港澳台办公室 

 

第二届“一带一路·再读中国”启动式新闻稿1247

启动仪式现场

    10月26日上午,第二届“一带一路·再读中国”活动在北京语言大学综合楼909会议室隆重开幕。中国高校校友海外联谊会会长、原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校长助理张宝钧,中国高校校友海外联谊会秘书长李培松等出席启动仪式。

罗马尼亚国家广播公司高级编辑罗阳先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非洲部主任木卡拉先生、佛得角与中国友好协会会长何赛先生、塞内加尔经济财务部行政财务主任阿尔法先生、泰国兰实大学中国国际学院院长赵秀芬女士、尼泊尔基础设施与运输部高级工程师阿曼先生、阿尔及利亚议会关系部翻译安睦德先生、刚果(金)外交与区域一体化部顾问龙刚先生、突尼斯迦太基大学高等语言学院助理教授芙蓉女士等九名海外嘉宾参加了活动。

第二届“一带一路·再读中国”启动式新闻稿351

刘利校长致辞

刘利校长在致辞中表示,“一带一路·再读中国”,契合文化交流的核心,顺应了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需求,在繁荣学术、传承文化、促进国家与国家间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有着重大的意义。他表示,文化交流是合作与发展的基础,北京语言大学作为中国教育对外开放的引领者,始终将人文交流作为推动教育对外开放与合作的重要抓手,不断拓展教育领域的交流,推动不同文明的对话,促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加深友谊。

李培松秘书长表示, 中国这本大书值得一读再读,他就如何“再读中国”提了两点建议,第一,深度再读中国。各位外国嘉宾不仅要再读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更要再读改革开放特别是18大以来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再读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再读“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刻内涵。第二,用心再读中国。读懂老师、母校对大家的深厚情感,读懂张保庆会长报告背后“忧国忧民忧天下”的情怀,读懂中国人民的友善和对和平的热爱。

嘉宾代表罗阳先生在致辞中“作为校友,我们的工作是永远不会结束的,天天多加一点,‘合抱之木,生于豪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我们有责任一辈子当好‘一带一路’的好使者。”他用“灯塔”和“灯子”作比,所有培养海外留学生的中国母校就是“一带一路”上的一座座明亮的灯塔,中国母校培养出来的海外留学生就是灯塔之光的“灯子”。他倡议的校友们,要携手并进,为中国母校在21 世纪的“一带一路”哺育着更多渴望知识的青年贡献力量。

第二届“一带一路·再读中国”启动式新闻稿959

张保庆会长作专题报告


启动式后,张保庆会长作专题报告,从中国的历史、国情、文化三个方面,与嘉宾们就中国的内政、外交进行交流他表示,中国历史悠久,但近代却遭受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虽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因人口众多等原因,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中国文化中“仁”“礼”“和”的理念根深蒂固,主导着中国人的思维。总之,中国目前只是发展中大国,还面临很大问题和挑战,还立足于把自己的事情搞好,不论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还是从现实的角度看,中国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不会对别国构成威胁。只有客观全面的看待中国,才能真正理解正确认识中国的内政外交。

当日下午,在北京语言大学逸夫楼第一会议室,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倪建军教授以“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为题与嘉宾们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研讨与交流

首届“一带一路·再读中国”活动于2016年举办,由中国高校校友海外联谊会与北京语言大学联合主办,旨在吸引和邀请曾经在中国学习和工作过、有志于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贡献的精英人士,为中国的文化外交、亚洲的区域稳定和和平乃至世界的和平做出独特的贡献。在活动期间,主办方还组织了名胜古迹游览、传统文化体验等系列活动让海外学者了解中国高速发展成就、体验中国优秀文化魅力,进一步感知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方案。

第二届“一带一路·再读中国”启动式新闻稿1329

合影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