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于5月17日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回信,习总书记的回信在广大在华国际学生群体中引起强烈反响。我校中外师生迅速掀起了学习回信精神的澎湃热潮。5月22日下午,学校组织在校的巴基斯坦及其他国家中外学生代表和教师代表近30人召开座谈会,深入学习领会习总书记回信精神。党委副书记魏晖出席会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教师工作部部长展明锋主持会议。

会上,中外师生通过观看视频集体学习了习总书记回信精神,习总书记对各国优秀青年来华学习深造表示欢迎,鼓励他们多了解中国,多向世界讲讲他们所看到的中国,多同中国青年交流,同世界各国青年一道,携手为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随后,中外师生代表畅所欲言,抒发各自对学习回信精神和中国抗疫的感想体会。

魏晖副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总书记的回信是对广大在华国际学生的关爱、肯定和殷切的期望,是对广大中外学生的鼓舞和激励,也是对来华留学事业的高度重视,对今后发展和扩大来华留学事业提供了根本遵循。他强调,首先,要深入学习回信精神,进一步提高国际学生培养质量,推动来华留学事业发展。学校召开的第九次党代会明确了,把中外学生培养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者、文明交流互鉴的推动者和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目标。通过构建课程教学、实践教育、文化育人、管理服务和教师培育5个体系,形成“三全育人”合力,推动中外学生趋同化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校整体事业更好地发展。其次,要深入学习回信精神,积极创造条件,加强中外学生交流合作,传承友谊,促进民心相通,推动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疫情期间,中外师生同心抗“疫”,促进了彼此友谊,增进了相互理解,也进一步加深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学校将继续创造条件,营造良好氛围,开展各类活动,促进语言文化交流,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北语力量。他代表学校感谢中外师生为抗击疫情做出的努力和奉献,希望大家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和教学工作。
巴基斯坦留学生:努力学习,为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纳飞斯说,习主席能在百忙之中给我们留学生回信,我非常感动。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感到非常害怕,但是老师们第一时间关注我们,及时给我们送来了生活和防疫物资,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和北语对我们留学生的爱。学习语言和中国文化是我们来中国的目的,我们将努力学习,为世界和平做出自己的贡献。
穆志成表示,习主席给留学生的回信让他非常感动。这封信不只是写给巴基斯坦的学生,也是写给各国留学生的。刚来中国时候,我不会中文,身边一直有老师和朋友帮助我。习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们对美好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海明说,习主席给巴基斯坦留学生回信,作为一名巴基斯坦学生,我觉得很骄傲。疫情期间,我和朋友们拍摄视频向大家介绍中国和北语抗击疫情的情况,表达了我们对中国的支持和热爱,获得了很多关注。
阿里阿飒木表示,习主席给巴基斯坦留学生回信,我们都觉得很自豪。我认为中国是巴基斯坦人的第二家园,在中国政府的帮助下,很多巴基斯坦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疫情期间,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希望世界人民能快点度过这个难关。
家明说,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有点害怕,虽然那时候巴基斯坦比较安全,但是我们一直没有离开中国。因为中国和学校给予我们帮助和照顾,保护我们的健康和安全,我很感谢学校的老师们。
张英表示,因从小学习英文,所以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大。但是这次疫情让我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中国,在看新闻的时候也会不知不觉落泪。我理解了什么是中国精神、中国速度。这四个月珍贵的机会也让我体验到,学校对留学生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帮助。学校提供了各种物资,我们没有缺过什么,更没有感到紧张。
阿力热泽说,很感谢学校老师和工作人员对我们的关心和照顾。这次疫情让我们学习到了中国有效控制疫情的相关知识,见证了中国全力帮助其他国家的这种患难见真情的情谊。

中外学子:感受温暖,团结协作共克难关
来自塔吉克斯坦的马小礼表示,疫情爆发后,中国政府和学校对我们都是一视同仁。在这场艰难的战疫中,人类只有团结一致才会取得胜利。正如习主席强调,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团结合作是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希望世界各国也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起手来,共同构建更加健康、更加安全、更加和平、更加繁荣的世界!
来自波兰的李文说,读了习主席的信,我们很受感动。我们每天按时测量体温不仅是保护自己,也是在为中国为世界抗击疫情做出贡献。她感谢中国政府和学校,留学生们感觉很安全。她希望大家都能保护自己的健康,也希望世界人民也都能健康安全。
来自阿富汗的马龙表示,学校在疫情期间给予的帮助和关心,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我觉得能够在中国学习是一种幸运,也是我的福气。习主席的回信让我觉得应该更加努力学习,为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病毒不认识国界,病毒也不分区民族,希望大家遵循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中国和各国的领导下,携手共同克服疫情。
来自埃及的林若灵说,习主席的回信令我感觉非常温暖,她已经两年没有回国,但是她 一直感觉在中国很安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在这次疫情当中体现明显,我们有福共享、有难共当,共同携手、共同合作,才能迎接美好的明天。
来自几内亚的乌达表示,感谢北语所有的老师和工作人员,为我们提供很多帮助。我的父母是医生,弟弟在武汉,我们都相信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虽然现在疫情还没有完全结束,但是我们相信疫情很快会过去。
来自缅甸的张秋琳说,疫情期间,中国政府对各国提供帮助,缅甸也接受了中国的抗议物资。在学校,她也得到了老师们的帮助,老师关心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感觉像回家一样。相信困难是暂时的,希望疫情尽快过去。
人文社会科学学部2018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赵帅表示,“覆巢之下无完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是要团结一致,患难与共,才能抗击困难;“所思隔山海,山海皆可平,”虽然大家被隔离,但是心灵的纽带不能被打破。来自老师的关爱、口罩、爱心餐等让他很感动。我们要践行“德行言语,敦睦天下”的校训精神, 在世界各地发挥自己的力量,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 。
商学院2019级会计硕士迪力夏提表示,这次疫情让他感受到了国家之间的友谊。我们接受过别国的帮助,也全力帮助其他国家。之前我们收到过越南留学生寄来的口罩,深受感动。我们在彼此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即使相隔万里也心心相印。希望北语青年和世界青年一道共同努力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线教职员工:用心育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汉语国际教育学部汉语进修学院专任教师王瑞表示,总书记的回信对国际学生和对外汉语教师及管理人员来说是极大的鼓舞。国际学生给我们带来了感动和温暖,无论是留在中国还是回到本国,他们都认真学习,还时常为中国加油、关心老师们的健康。我们将继续努力工作,承担起来华留学事业新的历史使命。
汉语国际教育学部汉语学院国际学生管理教师苏文静表示,总书记的回信是对来华留学事业的重视和关爱,也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国际学生对中国、北语乃至老师们的热爱和关心,令她很感动。作为留管老师,我们要尽职尽责,为国际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汉语国际教育学部汉语速成学院国际学生管理教师马洪超表示,民心相通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以心相交方能久远。他希望同学们学好语言,因为语言是沟通交流的工具,是做好民心相通的基础;学好文化,向世界介绍中国优秀文化;创新文化,充分发挥文化互鉴的作用;融会贯通,成为民间交流的友好使者。
汉语国际教育学部预科学院国际学生管理教师魏晓文表示,疫情期间,国际学生面临着学习和生活上的挑战,但他们能够理解学校的防疫措施并配合老师工作,还拍摄视频为中国加油,令人感动;老师们也是竭尽全力提高教学质量,保障他们的健康和安全。他期待疫情早日结束,回归正常的校园生活。
马克思学院教师杨林坡表示,总书记在回信中对在华留学生提出“三多”,即多了解中国,多向世界讲讲看到的中国,多和中国青年交流。学校对中外学生一视同仁,努力培养他们成人成才,也希望大家用发展眼光去看待中国,去了解中国青年人的所思所想,去发现一个更全面更立体的中国。
国际学生管理处副处长宋瑞静表示,总书记的回信让来华留学战线上的老师们非常振奋,备受鼓舞。她介绍了与会国际学生的基本情况,在校国际学生克服学习和生活上的重重困难,积极配合学校各项防疫措施,主动帮助老师做好防疫工作,并为中国抗疫加油鼓劲。
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教师工作部部长展明锋表示,总书记的回信不仅是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的,也是给所有来华留学生和来华留学战线一线教职员工的,表达了对广大在华留学生的亲切问候和殷切期望。他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加强各国文化交流,多向世界讲述看到的、听到的、亲身感受到的中国,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认识中国,一起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
海外汉语教师:鼓足干劲,促进民心相通
两位在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孔院工作过的北语教师发来视频,交流了他们的切身体会。葛立胜老师于2008-2012年任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孔院中方院长,他说,“当我读到习近平总书记鼓励各国青年一起,为促进民心相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的时候我感到非常振奋,也感到很骄傲。很多巴基斯坦学生克服种种困难,努力学习汉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改善了生活,甚至改变了命运,这是伊斯兰堡孔子学院在实现促进中巴友好文化交流使命过程当中,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的一个具体的例证。”
2012年至今任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孔院中方院长的张道建老师说,“习主席在回信中号召巴基斯坦的学子们,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学习、努力奋斗,我觉得这不仅仅是对巴基斯坦学子的鼓舞和鞭策,对于我们这些在巴基斯坦工作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也是非常大的鼓舞和鞭策,我们一定会在新的形势下,鼓足干劲,为中巴友谊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师工作部副部长赵璞、国际学生管理处副处长宋瑞静,以及汉语国际教育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等参加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