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分别于5月22日和5月21日在北京开幕。时值两会召开之际,北语师生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形式收听、收看,关注两会内容,学习两会精神,并结合自身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实际,热议会议精神。
信息科学学院张劲松教授说,我收看了开幕式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一点强烈的感受是我们的党和政府对于人民生命健康的高度尊重,对于改善人民生活的高度重视。新冠肺炎疫情自年初爆发以来,现在还在全世界大范围内成指数式增长,危及千万人的生命,但是在拥有14亿人口的我国,在党中央国务院“保护人民生命是第一原则”思想的英明指导下,通过雷厉风行的禁足手段,我国已经迅速遏制住了疫情肆虐的步伐,并胜利迎来了两会的召开。这不可不谓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胜利,不可不谓是中国人民的福气。总理的报告,优先提出今年要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这些无不是站在千千万万中国人民的角度去思考、去努力,正是体现了共产党“为全国人民谋幸福”的宗旨。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高校教师,我们一定要相信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日常教学与科研工作中砥砺奋进,把自身力量投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去。
马克思主义学院申瑞杰老师说,特殊时期的“两会”带给我们更多不一样的感悟。一是抗疫局面来之不易。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疫情,保障了人民基本生活,十分不易、成之惟艰。二是民生导向。受疫情冲击,世界经济严重衰退,形势严峻,“稳企业保就业”成为今后努力方向。三是“危”与“机”同生并存,要辩证看待。四是牢记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下一步,我们将通过集体备课,继续丰富原有“疫情下的中国与世界“环节,推进“两会”精神进思政课堂。
中华文化研究院王金花老师说,今年的两会不同寻常,因为它是在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背景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砥砺奋进的两会。针对今年的疫情,报告特别提出:会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坚持生命至上,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制;用好抗疫特别国债,加大疫苗、药物和快速检测技术研发投入,增加防疫救治医疗设施,强化应急物资保障,强化基层卫生防疫等等。经此一“疫”,希望我们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推进和完善与人民健康事业相关的体制机制,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要追求经济发展的目标,更要增进人民的福祉,让人们共享发展的成果。
汉语国际教育学部李建成老师说,李克强总理的报告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三句话。第一句是“生命至上”。两会开幕式上,全体与会人员默哀一分钟,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牺牲的烈士和逝世同胞表示深切哀悼。由此可见,党和政府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福祉放在首位。第二句话是“守望相助”。疫情肆虐时,中华儿女捐钱捐物,出人出力,抗疫物资从全球各地纷纷运回,在中国度过最艰难的时期后,中国尽自己的力量慷慨回赠,帮助其他国家共同抗击疫情。第三句话是“14亿中国人的饭碗,我们有能力也务必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对我们这个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疫情、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十分不易,成之惟艰。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韧性。今年党中央带领下展开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狙击战,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本色。
国际学生教育政策与评价研究院2018级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研究生张鑫说,聆听完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在过去一年的风风雨雨中,在世界经济增长低迷的大趋势下,我们全体人民艰苦奋斗,实现了经济运行的总体平稳,经济结构和区域布局继续优化,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等巨大成就。展望新的一年,我们要继续在党的领导下不懈努力,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与政策,努力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我们自己的力量。
人文社会科学学部2018级国际政治专业研究生周琛说,在开幕式上,全体与会代表默哀一分钟,体现了我们对逝去的生命的尊重。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回应了当下社会关切的重大问题,直面了疫情带来的国内和国际挑战,充分彰显了党和政府的使命和担当。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而是将重点放在稳就业、促民生等“六稳”、“六保”工作内容上。我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有能力、有信心去克服困难,一定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社会稳定发展。
汉语国际教育学部2019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贾茗洲说,昨日9时,备受瞩目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几次被全场热烈的掌声所打断,因为,这一通篇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报告,更代表着我党和政府对全国人民的担当与责任。政府工作报告中浓墨重彩谈疫情、谈防控,确实是因为这次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我党和政府对人民的深切关爱,对防疫一线所有同志和中华儿女的力量的鼓舞和人心的振奋。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英明指导和带领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外国语学部2019级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韩心蕾说,开幕式上,全体与会人员为新冠肺炎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默哀1分钟,在这漫长的一分钟里,我看到了国家对死者的尊重和对生命的态度。代表委员们积极为人民所想,建言献策,履职尽责,一份份创意十足的利民提案,映刻着这个国家的蓝图。相信在代表们的建言献策、国家领导的担当作为之下,这场全民战役终会结束,决战脱贫攻坚,加快经济复苏,指日可待。
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2019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李谨说,关注两会的同时,我脑海中盘旋着这三个词:为民、反馈和期待。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我感受到政府“为民”的决心。企业减税减费、促进就业、脱贫攻坚、扩大高校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招生规模、扩大社保范围等,涉及了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次会议人大代表的议题涉及面很广,多是对此前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作出的反馈,是真正的“为民发声”。
商学院2019级国际政治专业研究生曲成名说,今年两会开幕式上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画面就是全体与会人员向新冠肺炎疫情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默哀,这是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最深刻的诠释。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现场多次响起阵阵掌声,这既是对过去一年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政府工作成绩的肯定,也是对未来的期待。从一句“留得青山,赢得未来”我看到了祖国发展的伟大格局,从一句“稳企业保就业”我看到了政府施策的为民情怀。作为一名研究生,我将把学习两会的收获转化成前行的动力,胸怀理想、不负韶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外国语学部中东学院2018级阿拉伯语专业本科生王婷说,疫情期间在家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观看了两会的开幕,并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其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对本次疫情的回顾。仍记得疫情期间,总理第一时间深入武汉疫区,慰问一线医护人员,并对疫情工作进行了考察与指导,让全国人民真切地体会到了我党与人民紧密相连。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在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疫情是非常困难的,但在党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支持配合下,我们做到了!我爱你中国!
人文社会科学学部2018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刘尚其说,今年的两会具有极其特殊的意义。不论是会前的默哀,还是改革开放以来最简短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彰显出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特点。篇幅有限的报告中,却突出了脱贫、就业、疫情防控等重点。在报告中,中国共产党直面困难与挑战,给予了广大人民群众信心。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报告立足于实际,没有提出经济增速的具体目标,这也正是将工作引导向民生问题,关怀人民,让人民生活的更加幸福。我们也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一定可以谱写新篇章,创造新辉煌。
外国语学部西方语言文化学院2018级法语专业本科生王诗然说,非常骄傲,中国在上一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今年,虽然新冠疫情对整个国家发展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中国依旧没有停止走向复兴的脚步。有人大代表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概括为“从大处着眼,从细微处入手”。诚然,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是改革开放以来最精短的一次,但是报告中提出的一系列抗疫、财政、农业、教育、社保、就业以及港澳台问题的举措,让我们更有信心和底气。
外国语学部英语学院2017级英语专业本科生李世杰说,在阅读了李克强总理做出的政府工作报告后,我发现我们的政府把较多的精力放在了民生和脱贫上,真正做到了为人民着想,关心每一个中国人民,这让我觉得十分温暖。此外,国家还注重经济的发展,尽管疫情对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但政府仍在继续积极推进经济发展,让我们相信将来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