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北语头条 -> 正文

“汉语桥”线上夏令营——“全球青年汉学家线上工作坊”主题交流营开营

发布时间:2021-03-22  新闻来源:孔院工作处 

A29A

3月15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北京语言大学承办的“汉语桥”线上夏令营——“青年汉学家线上工作坊”举行开营仪式。日本关西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陈军女士,泰国瓦莱岚大学中文系学生国际项目负责人黄菁萍女士,北京语言大学国际教育管理处副处长黄潇潇女士,保加利亚学生代表拉嫡娜女士,喀麦隆学生代表欧力先生,以及本次夏令营的负责教师和来自日本、泰国、越南、黎巴嫩、埃及、保加利亚等51个国家和地区的学员共同参加了本次开营仪式。

9C81

关西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陈军女士率先致辞。陈院长认为这次“特殊的相聚”,体现出了全球热爱汉语的同学们没有被疫情斩断的文化交流的热情。她相信参加活动的学员们能从多个维度深入了解,研究当代中国,也坚信这次活动对于传播中国文化、沟通人民心灵、促进世界文明多样性具有积极意义。最后,陈院长对参与工作坊的同学们提出了殷切的期盼,希望大家能够珍惜这个宝贵的机会,认真学习,成为中外合作交流的友好使者。

BF29

泰国瓦莱岚大学中文系学生国际项目负责人黄菁萍老师介绍了瓦莱岚大学中文系的情况,她强调,因为疫情原因,每年将学生派往中国不同大学的常规交流项目被迫中断,汉语教师志愿者也未能按时到岗。这次线上主题交流营让学生有了进行高质量线上学习的机会,也勾起了黄老师在中国留学生活的美好回忆。她期望全体学员都能通过这次线上学习提升汉语水平,了解当代中国风貌。

B5A5

北京语言大学国际教育管理处副处长黄潇潇女士对参加本次开幕式的各位嘉宾和同学们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她表示,为提高此次活动的质量,北京语言大学国际教育管理处力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教育部、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部、商学院的专家与教师组成授课团队,周密筹划、精心录制,以问题为导向,重点呈现学员所关注的中国外交、中国的经济发展、当代中国人民的生活等相关主题,突出输入与输出相结合,参训学员结合所学知识产出文稿、视频等丰富的后端成果。她希望同学们在未来7天中,努力学习、积极参与,欢迎同学们在疫情之后到中国来做客、到北京语言大学学习汉语和中华文化。

6C24

来自保加利亚的汉学家拉嫡娜教授作为学员代表发言,作为一位20年前就在北语留学的北语人,她对中国怀有深切的感情。她说:“中国是文明古国,将教育视作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文献林林总总,让我们佩服,愿将自己的一生献给对中国的学习与研究。”她对当今拉美汉学的良好发展趋势感到欣慰,并希望在本次活动中与中国专家学者的交流能有力增进相互的了解,也会推动拉美汉学的进一步发展。

5EB1

来自喀麦隆的学员代表欧力博士分享了他的汉语追梦之路,从小就立志成为语言学家的他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接触了汉语,感受到了汉语之美,从此就不畏困难、持之以恒地学习汉语,最终如愿来到北语学习,成为了一名新汉学博士。本次青年汉学家项目对于他来说是一个新的接触中国文化的机会,他真诚地表达了对本次活动的期待。最后,他引用中国古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激励同学们,希望大家都能在汉语学习之路上乘风破浪。

1046B

国际教育管理处王梦雅老师宣读了本次交流营的作业要求与注意事项,对学员们提出期许,并请各位嘉宾和同学们打开摄像头,合影留念。本次工作坊的开幕式展示了师生互动新风尚,再次印证了汉语的根植扩散的力量。

随后,学员们开启了“青年汉学家线上工作坊”主题交流营的第一课。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联合国研究中心主任贾烈英教授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生动的演讲,为学员们深入浅出地全面分析了世界政治中的中国外交变迁,贾教授语言精练,态度亲切,讲座后与学员真诚交流,受到学员们的广泛好评。

A6A9

未来一周,“青年汉学家线上工作坊”主题交流营的学员们将采取直播为主、录播为辅的上课方式,认识中华文化孕育的独特社会历史风情,了解当代中国社会的多个领域,在实时交流和相互讨论中收获一段云上文化交流之旅。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