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下午,图书馆直属党支部在明德讲堂召开了党史学习教育第四专题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历史。会议由邓亚文书记主持。

邓亚文书记首先介绍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史阶段的划分。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界线而分为前后两个大的历史阶段。1978年-1991年是拨乱反正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逐步展开的阶段;1992年至今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在《中国共产党简史》第七章至第九章中详细论述了这段历史。她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农村改革、创办经济特区和改革开放的起步,党的十二大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党的十三大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确立,国防战略的调整,一国两制方针的形成,外交方针政策的调整,经受政治风波的考验和治理整顿的完成,邓小平南巡讲话等十个方面讲述了第七章伟大历史转折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从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加强宏观调控与经济发展实现“软着陆”:“八五计划”的完成,党的十五大和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跨世纪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政治文明、先进文化建设和人民生活实现总体小康,港澳台交流的新突破,推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关系新格局,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八个方面讲述了第八章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从党的十六大和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纲领,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党的十七大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部署,应对重大挑战和深化改革开放,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坚持和平发展合作,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和确立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等八个方面讲述了第九章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随后,党员同志们共同观看了记录片《国家记忆之大国粮仓》。毛泽东主席曾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写道“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用一句平白质朴的话表达了粮食问题的重要性。悠悠万事,吃饭为大。该片讲述了中国是如何用仅占世界9%的耕地,6%的水资源,养活了占世界20% 的人口。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从取消农业税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脱贫攻坚到实现全面小康,从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到连续多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每一项强农惠农政策都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中国人民从吃不饱到吃得饱,再到吃得好,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共同创造的奇迹。
通过重温这段历史和观看纪录片,党员同志们纷纷表示,更加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对祖国的发展壮大抱有极大的信心,同时也更加珍惜今天的来之不易。因此,我们在工作中要时刻以一名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立足自身岗位,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先辈为榜样,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史学习教育,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