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上午,“理解中国-2017年欧盟官员来华研修项目”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开班仪式。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汉学研究工作处副处长张科、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助理、外国语学部主任、国际合作交流处处长张宝钧、北京语言大学宣传部部长高金萍、人文社会科学学部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贾烈英、孔子学院事业部副主任邱萍、外国语学部英语学院王丽虹副教授等出席开班活动。

“理解中国-2017年欧盟官员来华研修项目”是国家汉办“孔子新汉学计划”的内容之一,也是欧盟高级别官员在各领域与中方交流学习的重要平台。该项目自2014年至今,已连续四年由北京语言大学承办,并获得欧盟与国家汉办的一致认可和好评。此次研修项目由来自欧盟12个成员国、欧盟委员会18个总司及其下属机构、2个独立机构的30名官员组成。

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助理张宝钧热烈欢迎欧盟官员团队莅临我校,并代表学校表达了对此次研修班的重视。基于该项目的主题,他指出理解中国很重要,却并不容易。中国的教育牵涉亿万学子,经济发展难以平衡,地域差距严重,但同时中国也有着令人瞩目的成就和日新月异的变化。他期待参加此次研修项目的欧盟官员通过与中国各领域的接触,对中国有新的理解,不虚此行。

欧盟官员研修团团长、教文总司处长Klaus Anton Haupt先生,欧盟官员研修团副团长、环境总司政策官员Artemis Hatzi-Hatzigeorgiou女士代表此次研修团分别发表讲话。他们对主办方国家汉办及承办方北京语言大学为此次交流活动所做的组织接待工作表示诚挚感谢,并表达了对接下来研修活动的期待。Haupt先生指出,欧盟与中国的合作已深入到各领域,尤其是在文化教育方面,每年都有大量的师生前往对方国家交流学习,各类文化科教项目层出不穷,双方已有诸多成功的合作经验。北京语言大学作为中国首屈一指的国际化学校、著名的“小联合国”,是他们此次行程的理想起点。中欧的合作关系牢牢建立在经济贸易、战略合作和双方民众交往的基础之上,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机会与中国的机构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Hatzi-Hatzigeorgiou女士则引用了中国一句老话——“众人拾柴火焰高”,来诠释中欧关系。她表示,中国坚定地支持与参与巴黎协定,更是证明了中国与欧盟在很多问题上站在同一立场,双方有共同的发展目标和环保理想,这在中国“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有着更加长远的积极影响。中国的“一带一路”是在为进一步的合作与发展搭建桥梁,欧盟官员非常渴望能通过此次研修机会来更好地了解古老的文化和崭新的中国。欧盟欢迎中国在各行各业与欧洲各国和睦合作、共同发展。
30名欧盟官员依次进行了自我介绍,表达了对各自工作领域与中国合作前景的认可,以及对于接下来行程的期待。接下来的两周内,各位官员将获得一个“新身份”,共同体验中国,研习、了解中国的各方各面。
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汉学研究工作处副处长张科女士在总结发言中向在场官员介绍了孔子学院“孔子新汉学计划”,她谈到这一项目与中国16所在人文社科方面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合作,为来华的学生、教师、学者提供了一个难能可贵的学习交流机会。她笑言此前的交通堵塞已是诸位官员了解中国的开始,并期待各位能以欧盟官员的头脑、从专业角度出发,从各方面倾听中国的声音、看到中国的努力,以中国人民的朋友的身份,全方位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和生活,让大家对中国的了解从“道听途说的中国”到“身临其境的中国”。
在接下来的两周里,欧盟官员将展开一系列的研修活动,参与多场高端访问、学术对话、专项调研等项目,与多个国家部委、学术机构、企事业单位进行访问和交流。同时,还有多项文化活动、体验与讨论,以加深来访官员对中国社会文化的了解。项目力求从高层次、多领域为欧盟官员提供理解中国的渠道,从而促进中国与欧盟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医疗等各领域的相互了解和进一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