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是第13个联合国中文日,也是第3个国际中文日。下午,国际中文教育论坛在北京语言大学梧桐会堂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指导支持,北京语言大学主办,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基地承办。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主持论坛,中国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任马箭飞、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倪海东、格鲁吉亚驻华大使阿尔赤·卡岚第亚、萨尔瓦多驻华大使阿尔多·阿尔瓦雷斯和罗马尼亚锡比乌卢齐安·布拉卡大学校长索林·拉杜莅临并致辞,全球有关教育机构和中文院系的代表、专家学者和北京语言大学师生等5000余人通过线上线下参加论坛。
马箭飞主任在致辞中指出,“国际中文日”是全球中文学习者、使用者、爱好者和中文教育工作者体验和亲近中文、中华文化和中国的重要节日。今年“国际中文日”的主题为“中文:共筑美好未来”,承载着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共同期待,体现了中文作为世界重要语言在国际理解和交流合作中的独特价值。他表示,“国际中文日”是多年来中国配合支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一道开展中文教育结出的硕果。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新冠肺炎疫情,人类社会充满新的挑战,各国更需要加强理解与合作,语言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更加凸显。未来语合中心将从聚焦育人、学以致用、数字转型、融入本土、多元参与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推进国际中文教育工作,培养真懂中国、胸怀世界、融通中外的新一代国际化人才。相信在中外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国际中文教育一定能够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通过中文共筑美好未来的期待也一定能够实现。
倪海东书记在致辞中说,北京语言大学建校60年以来,始终保持与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同频共振,在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建设、加强国际中文教育师资培养以及国际中文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球184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近22万名通晓中文、熟悉中华文化的外国留学生,他们中有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托卡耶夫、原埃塞俄比亚总统穆拉图等。他表示,学校将以60周年校庆和国际中文教育论坛为契机和崭新的起点,与中外各界进一步携手合作,做好“一加强”“两创新”的工作,即加强复合型中文人才的培养,创新国际中文教育模式与教学资源建设,以及创新国际中文师资培养培训体系。未来,学校愿与各界人士携手,继承发扬北语老一辈学人开拓创新的奋斗精神,深耕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着力提升国际中文教育质量,为促进中国同世界各国的互联互通、互学互鉴,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携手共建,发挥北语独特的作用。
阿尔赤·卡岚第亚大使在致辞中说,自1992年中国和格鲁吉亚两国建交以来,两国在教育、科技和人文等方面的合作,都在蓬勃发展。未来的格鲁吉亚将会继续发展中文教育,加强格中两国双语翻译人才的培养合作。他希望能够继续与中方科研机构和智库交流与合作,在双边教育关系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阿尔多·阿尔瓦雷斯大使在致辞说,中国在教育现代化2035计划、改革学校的课程及其他方面开展的工作已经成为了国际教育模式的典范和基准。在新的历史时期中,教育也面对着挑战和机遇,在这一场新的教育革命中,中国已经并且将继续发挥主导性的作用,坚信我们可以发展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索林·拉杜校长在致辞中说,锡比乌孔院作为罗马尼亚的第一所孔院,已经成功策划、组织和开展了许多旨在促进师生和学术交流的项目,积极推进中国语言文化在罗马尼亚的教学,而且备受欢迎。北京语言大学是该校的主要合作伙伴,给予了大力支持。他希望,中罗两国文化将会在未来发展中,以中文为依托,发展得越来越好。
嘉宾致辞后,参加论坛的中外专家依次汇报了自己对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的思考。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东亚事务代理副教务长、北语校友杜可歆教授做了题为《面向中英两国中学生的汉语语言学习与跨文化交流的新机遇》的主旨发言。她说,她们的培优项目由英国教育部共同推动,有43个孔子学堂,在苏格兰和威尔士同时开展,现在已有8000名11岁-18岁之间的孩子参加。孩子们每周要接受4小时的中文国际教育,再进行4小时自学。她详细介绍了项目开展的情况,指出语言并不只是一个语言学的系统,而是阐述人类社会的活动,可以表现和表达我们文化的方方面面。学习中文为她的学生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会,希望未来继续与北京语言大学等中国高校合作、把语言学习更加情境化,满足不同地方的人们的需求。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院长、北京市教学名师张浩教授在发言中从来华留学生本科专业建设基础、建设路径、人才培养、沟通世界和中国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北京语言大学在留学生本科专业建设和高端汉语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创新和思考。她表示国际中文教育的工作者、关注者、参与者和推动者们应以中文日为契机,携手并进,培养知华友华高端汉语人才,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同时用语言搭建沟通桥梁,促进中外人文交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的贡献。
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人文研究院院长、高级教授朗宓榭 (Michael Lackner)做了题为《关于海外汉学的几点思考》的主旨发言。他认为,语言和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激发学生科研热情的重要媒介。西方研究中国日渐宽泛,已是一个知识论和方法论结合的学术研究。这种研究一定要与中国研究机构及学者合作,而不是闭门造车,从欧洲中心主义出发谈论中国。汉学教育和科研自身也需要新的发展,并借鉴汉学之外的研究方法。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著名舞蹈艺术家肖向荣教授通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6年杭州G20峰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开闭幕式的文化呈现阐述了自己的思考,以当代国际交流与信息传播环境作为主线,梳理了汉学跟中文教育的区别、语言交流的功能、艺术学科中道术同在的理想状态以及从情境到意境,理解中华文化之美等诸多内容。他指出,正如今天的主题词“中文,携手向未来”一样,携手共进,中文教育的未来一定更美好。
英国高等教育学院高级院士阚茜教授做了题为《如何将受雇技能和EDI (平等、多样、包容)嵌入语言课程设计》的主旨发言。她分享了关于课程课件设计时的关键点,介绍了英国高等院校受雇技能框架/联合国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EDI(平等、多元、包容)的概念及如何应用,讨论了反思教学实践和教材,将受雇技能和EDI嵌入语言学习教材开发的方法。
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文字学专家石定果教授从阐述“汉字中华”这四个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入手,说明了汉字是有智慧的文字。石教授指出,汉字具有独特性,它是现在世界通用文字中唯一的表意文字,唯一的仍在使用的原创文字和古老文字。汉字是有结构的,而不是线条的堆积。石教授对汉字教学提出了看图识字、用好正字法、注重笔序和笔数,以及善用工具书等四点建议。石教授指出,汉字从远古走来,向世界走去,汉字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是最具传播价值的中国文化符号。
埃及驻华大使馆教育科技文化参赞乌麦伊麦·迦尼姆做了题为《埃及中文教育本土化发展之路》的主旨发言。她表示,埃及中文教育的本土化既需要符合埃及本地需求的课程与教材,也要直面埃及中文教育面临的挑战与问题。中埃双方应共同探讨本土汉语教师的培养,把埃及高校中文专业毕业生的专项培训与中方教师派遣有机结合,探索未来埃及中文教育本土化的有效模式,找到埃及中文教育本土化的未来之路。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著名国际问题专家金灿荣教授表示,北语是国家中文推广的排头兵,在第13次中文日举办此次活动正当其时。金教授指出,当今国际上中文面对的情况复杂,挑战很多。国之交在民相亲,越是在国际关系复杂的情况之下,保持正常的文化交流,包括语言交流,价值就越突出。金教授表示,未来世界对中文学习的需求将大大加大,从事中文事业的工作者任重道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马里办事处主任、刚果籍汉学家爱德蒙·木卡拉(Edmond Moukala)做了题为《以支持非洲教育体系为依托,促进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的主旨发言。他认为,中国与54个非洲国家中的44个保持外交合作,中国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有助于非洲大陆的发展和持久和平。非洲需要中国在教育、信息和通信新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在《非洲大陆教育战略》(2016-2025年)的基础上,希望中国能够在非洲建设面向各年龄段人群的教育基础设施,在非洲建设和配备研究实验室,就共同感兴趣的课题开展研究项目,并继续在中国培养非洲学生和研究人员。
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发展规划处处长王甬在主旨发言中指出,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人存在的本质和精神的寓所。不同国家的人想要彼此了解,就要互相学习对方的语言。王处长针对语言教育问题分享了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第一,全球化造就国际语言教育繁荣;第二,逆全球化、经济不景气、新冠肺炎疫情等原因使得国际语言教育面临空前挑战;第三,在挑战面前,我们应该凝聚共识、创新模式、多元参与、加强合作以增强语言教学的交互性、实操性和吸引力,促进国际语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做主旨发言,他表示北京语言大学在 60年办学过程当中,形成了国际中文教育的“北语模式”,建立了短期强化、高级研修、学历教育的三阶培养模式,形成了专业相通、课程融通、师资打通、管理汇通的“四通”式培养机制,在国内外中文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刘利校长提出,未来学校将确立“六个重构”:重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立体多维的国际人才培养路径;重构专业体系,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结构和建设方式;重构课程体系,建设高质量、高水平、有特色的专业课程;重构资源体系,加强教学资源建设;重构实践体系,创新教育实践模式;重构发展机制,形成国内国外双循环体系。
本次论坛将以“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为主题,就新时代新形势下国际中文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