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北语头条 -> 正文

北语学子在2016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喜获佳绩

发布时间:2016-12-15  新闻来源:信科学院 

近日,2016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成绩公布。校学子再创佳绩两支队伍获得全国二等奖,一支队伍获得北京市一等奖,五支队伍获得北京市二等奖。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数学建模竞赛。2016年,来自全国各地的1367所院校、31199个队、近93000名大学生报名参加本项竞赛。我校参赛学生不畏强手,发扬团队精神,经历三天三夜的紧张鏖战,最终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1

 

信息科学学院冯艳宾副教授主要负责我校建模赛的组织和培训工作, 他认为获得这样的竞赛成绩是对我校学生综合能力的证明。“我校是偏文科学校,在与北京地区及全国各理工类综合类院校同台竞技中取得这样的成绩,说明了我校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基本研究探索能力是比较高的”。冯老师介绍说,数学建模竞赛所解决的问题需要将数学与应用相结合,利用数学工具解决现实世界存在的难题,相对于基础数学来说,数学建模更加直观,有效的展现了数学应用性的一面,“提炼问题的过程中需要跨学科知识,对交叉学科能力要求特别高。选手不仅需要把数学学得特别好,还必须花大量精力了解另外学科的特点”。

2

 

信科院14级信管2班的范齐楠在竞赛中获得北京市二等奖。对于数学建模竞赛,她有着这样的理解:“我们都知道教育应该反映社会的实际需求,传统的数学教育体系倾向于让学生掌握准确快捷的计算方法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而数学建模则是培养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谈及在比赛中的收获,她说:“参加了这次比赛,我才发现自己的知识储备有多么欠缺,比赛期间花费了不少时间查阅相关资料,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让我在极短的时间内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学会看问题一定要抓住本质,把问题简单化,再用数学语言‘翻译’出来。最重要的,这次比赛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团结协作的意义”。此外,她还特别感谢了老师的耐心启发和学院体贴细致的后勤保障

15级计算机2班的佀庆一则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参赛经验:“团队合作过程中交流是最重要的,一定要积极讨论、充分交流”、“建议由团队中唯一的异性来扮演决策者的角色,在争执不下的时候可以做出决定”、“比赛中一定要认真仔细,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   

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自1992年首次举办,以“创新意识 团队精神 重在参与 公平竞争”为竞赛宗旨,目的是锻炼快速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技能、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更重要的是训练人的逻辑思维和开放性思考方式。此类赛事的参与,展示了我校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协作精神,对提高我校大学生创新水平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