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下午,由北京语言大学和凹凸人网共同发起的“学院路高校外语类人才就业共同体”举行成立大会。我校校长助理张宝钧,北京市教委学生处副处长赵建磊以及来自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十五所学院路周边高校就业中心主任、外语相关学院主管领导和部分辅导员参加了会议。
共同体的成立旨在进一步推动学院路高校外语类人才就业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服务外语类毕业生求职就业,提高用人单位招聘效率,实现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三赢”。

会议现场
校长助理张宝钧在致辞中说,学生就业是人才培养的最后一个环节,学校投入再多都不为过,各高校对就业工作都非常重视。做好外语类毕业生就业工作需要就业工作人员具备国际化的视野,面向国际市场。他希望共同体能够实实在在地做事情,找到学生需求和市场需求的结合点,未来打造成面向全国,乃至国际的人才交流平台,学校会全力支持共同体发展。
学生处处长黄展做了总结发言,对兄弟院校积极响应北语的倡议表示感谢,并对共同体实际运行模式提出了建议。

与会人员讨论中
共同体成立后,将着力打造六个平台,一是信息平台,共享成员院校双选会、招聘会、讲座等外语类相关就业信息;二是交流平台,为高校外语类相关院系就业工作人员提供横向工作交流平台,为外语类学生提供学业和职业生涯发展交流平台;三是活动平台,实现校园活动跨校参与、共同组织;四是研究平台,共同研究外语类人才就业中的问题,以研究促工作;五是创新创业平台,鼓励共同体成员院校外语类毕业生联合创新创业;六是培训平台,共同为外语类毕业生的求职就业、职业发展提供培训指导。
11月25日,我校主办的“第七届北京地区外语人才招聘会”将在逸夫体育馆举办,招聘会也将优先向共同体成员单位毕业生开放,打造学院路高校乃至北京地区外语类毕业生就业的首选平台。

参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