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至7日,由《语言教学与研究》编辑部和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联合主办的“语言教学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2016)”在南开大学(津南校区)成功举行。来自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等8个国家的12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并宣读论文。
本次研讨会采取大会报告和分组报告相结合的形式。任鹰、郭继懋、姜文英(因故缺席)、王珏等4位专家和朱勇(论文合作者为第一作者曹丽梦·吾西哈)、冯丽娟、玄玥、骆健飞等4位青年英才奖获得者应邀作了大会报告,100余篇论文作了分组报告。研讨会现场报告精彩,交流充分,气氛热烈,场上场下不时见到热烈讨论的情景。

南开大学校长助理张力教授致开幕辞
本次学术研讨会反映了《语言教学与研究》的学术追求和服务理念,呈现出三个鲜明的特点:一、论题鲜明。本次讨论会的三个主要议题,即面向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本体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都有了深入而广泛的探讨,很多论文代表了该领域的前沿探索。二、思维活跃。本次研讨会以青年学者为主导,学者们所提交的论文和所作的报告,思路开阔,立场鲜明,论证精辟,学科间交流充分。三、会风严谨。本届会议讨论热烈,气氛严谨。不论是大会报告还是分组报告,不论是特邀专家还是青年学者,各位代表都精心准备,认真聆听,积极互动,真正体现了学术会议的品位。

《语言教学与研究》主编施春宏教授致开幕辞
会议期间,《语言教学与研究》编辑部联合《南开语言学刊》、《华文教学与研究》举办了“语言学期刊与作者座谈会”。三家期刊的主编及编辑介绍了各自期刊的办刊理念、特色栏目、投稿要求等,并与期刊作者互动,回答作者关心的问题。
为激励青年学者展示成果、献身学术,本次学术研讨会特设立“语言教学与研究青年英才奖”。11月6日下午,首届“语言教学与研究青年英才奖”揭晓,共有11位作者独撰或合作的8篇论文获奖。
本届“语言教学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2016)”是《语言教学与研究》第一次和高校汉语教学单位联合办会,是编辑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实践。期刊、作者、读者和汉语教学和研究机构是命运共同体,四方的协同、协作是汉语教学和研究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附获奖名单:
一等奖 冯丽娟(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骆健飞(北京语言大学)
二等奖 曹丽梦·吾西哈(美国爱荷华大学)、朱勇(北京外国语大学)
玄玥(北京语言大学)
三等奖 高亮(首都师范大学)
王蕾(北京语言大学)
温宝莹、谢郴伟、石林(南开大学)
关黑拽(山西师范大学)

首届语言教学与研究青年英才奖获奖者与编辑部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