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北语头条 -> 正文

青年领袖携手未来 中非友谊历久弥坚——“汉语桥”中非青年交流活动在非洲三国顺利开启

发布时间:2016-08-21  新闻来源:孔院事业部 

8月7日至8月17日,由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中非合作论坛中方后续行动委员会主办,北京语言大学承办的“汉语桥”中非青年交流活动在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南非三国顺利举行。外交部非洲司官员许欣、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亚非处副处长李宏宇、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亚非研究所教授、非洲研究中心主任李安山、北京大学亚非研究所所长助理沈晓雷,北京语言大学孔子学院事业部/孔子学院教师培训中心主任陈丽霞、校医院院长郭青、科研处副处长王秋生、孔子学院事业部主任项目官员胥梦婷、张志上以及在2015年首届“汉语桥——中非友谊知识竞赛”中脱颖而出的18位中国选手应邀组团前往。

 

W020160817791481029380

 

2015年11月,由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与中非合作论坛中方后续行动委员会秘书处联合主办的首届“汉语桥——中非友谊知识竞赛”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作为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预热系列活动中的唯一一场教育文化界盛事,比赛加深了非洲青年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热爱,加强了中非青年间的友谊与合作。比赛已经结束,但精彩仍在继续。为了落实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成果,此次活动以中非青年共同参与、携手合作的形式,加深中国青年对非洲的了解,进一步加强中非语言文化交流与互鉴,推动中非可持续项目的发展。

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是非盟总部所在地,也是中国企业最为集中的地方,因此本次活动将其作为非洲访问的第一站。肯尼亚与我国在教育文化方面有着较好的合作基础,其首都内罗毕集中着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传媒机构的非洲总部,而且于2005年建立来了非洲第一所孔子学院;南非的中国人口在非洲居于首位,学习汉语的需求量较大,并且在非洲国家中率先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因此肯尼亚和南非也成为访问的目的地。

此次活动精心设计了高端对话、参观调研、文化互鉴、街头采访、分组调研、自主研修、成果展示等丰富多彩的研修内容,让中肯青年在合作中加深了解与友谊。项目结束时,中肯青年合作完成调研报告、访谈录、研修手记、纪录片等系列研修成果。为了全面提高研修的针对性和专业水平,项目组特别邀请了北京大学著名非洲问题研究专家李安山教授担任总体指导。

非盟总部合影

 

汉语为桥 文明互鉴

此次活动中,代表团与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大学、肯尼亚内罗毕大学、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的师生以及三国的教育部官员进行广泛深入的沟通交流。中非双方就孔子学院建设、中非教育发展、交换学生项目、中非青年文化交流活动、中非青年领袖论坛、本科和研究生联合培养计划以及孔子学院平台上的重大项目方面的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取得一系列合作意向和丰硕洽谈成果。

 

中国驻南非大使馆

内罗毕大学副校长兼孔子学院肯方院长姆贝奇感谢中国政府、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提供的众多软硬件设备以及资金支持。他说,如今肯尼亚人对中国已经不再陌生,对中国文化有了更多了解。

肯尼亚教育部部长苏拉尼拉·雅各布·卡伊门对近年来中肯教育合作的成果表示高度赞赏,对孔子学院平台上的中非人文教育交流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希望今后与孔子学院总部、中国大学在教育文化交流领域开展深层次的交流合作,共同推进中非未来的发展。

      南非基础教育部代表也在会谈中表示愿意与中国青年多沟通、多交流,更好地推动两国合作,同时希望代表团成员用心体验南非、感受南非的魅力,享受此次研修之旅。

实地调研 深度接触

活动期间,代表团应邀前往埃塞俄比亚的深圳地铁埃塞分公司和中国建筑埃塞分公司进行实地参观调研,了解中国与埃塞俄比亚在经贸合作、企业人才培养的相关情况。深铁埃塞公司总经理高爽说,希望能够借助“汉语桥”活动为埃塞学生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机会,更好地起到中非交流桥梁的作用。

在肯尼亚,代表团分成两组,分别前往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及BROOKHOUSE国际学校进行教学观摩活动,了解当地中小学和大学的教学体系、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肯尼亚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已经成为肯尼亚的国家名片,代表团来到肯尼亚国家博物馆研习肯尼亚自然资源和野生动物保护政策,了解肯尼亚政府在动物保护方面做出的努力和成绩。

埃塞结业1

 

在南非,代表团深入当地企业,调研南非现代经济产业结构;走访南非重要企业和街头社区,记录下普通民众的生活和梦想;前往约堡大学比勒陀利亚小学孔子学课堂,观摩特色课程;他们还来到约翰内斯堡非洲博物馆,了解非洲历史发展和灿烂的民族文化。

高端对话 如沐春风

在埃塞俄比亚,代表团应邀参观了非洲联盟总部并与中国驻非盟使团合作交流参赞陈宁进行深入交流。陈宁参赞将年轻的成员们比作“埃塞俄比亚的阳光”,期待青年为中非关系的发展贡献力量。陈宁参赞表示,汉语教学和传播中华文化是加强中非民间交流的桥梁,青年则是这座桥梁的坚实“桥墩”。年轻人要扎扎实实地学好本领,既要深刻理解中国国情,也要熟悉非洲基本情况,知己知彼,用“汉语桥”拉近中国和非洲人民的距离,在国家对外开放的大格局中找准自身定位,用双手撑起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的明天。针对孔子学院的发展,他认为孔子学院的目标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汉语教育,而是通过汉语真正起到桥梁的作用,去年提出的未来三年“中非十大合作”规划可以为此提供契机。

 

肯尼亚结业式上中非青年在长卷上签名

 

在肯尼亚的结业仪式上,中国驻肯尼亚大使刘显法出席并致辞。刘大使介绍了外交部长王毅本月10日正式访问肯尼亚的情况,并就中肯关系发表了简要讲话。他指出,近年来中肯两国的友谊不断增强,中肯两国具有高度的政治互信和快速增长的经贸合作。讲话中,他还从“源、野、香、枢、多、高”六个方面生动地介绍了肯尼亚。大使称赞此次活动对于促进中非青年友谊和推动中非在文化、教育等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活动最后,中肯师生一起在“中非情•青年志”长卷上签名留念。

    在南非,中国驻南非副总参赞任晓霞在开班典礼上阐述了青年在两国交流与合作中的作用,希望此次交流活动圆满成功,增进两国青年对彼此的认识。访问中,代表团还受到驻南非大使田学军的会见。田大使指出代表团此访正值中南关系历史最好时期,去年12月,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南非约翰内斯堡成功召开,习主席在峰会上提出了对非合作新蓝图,为中非合作的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田大使强调,同学们赶上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年轻一代肩负着中国外交大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他勉励同学们加紧了解、研究非洲,参与到中非合作的伟大进程,为中非关系大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非青年合影

 

在两国元首亲自关心和推动下,中非关系正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中非都拥有悠久灿烂的文明,我们要加强中非两大文明交流互鉴,着力加强青年、妇女、智库、媒体、高校等各界人员往来,促进文化融通、政策贯通、人心相通,推动共同进步,让中非人民世代友好。为了落实峰会成果,这次访问以汉语为桥加强中非青年间和高校间的互利合作,促进中非双方取长补短、加深友谊,为中非未来的发展共赢提供基础保障。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亚非研究所教授、非洲研究中心主任李安山表示,青年间的友谊是中非关系的未来,此次活动是一个好的范例,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常规性地举办下去,为中非青年的交流合作搭建新的平台。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