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北语头条 -> 正文

我校成功举办“教育·科技·人才”首届港澳发展与创新学术论坛

发布日期:2023-12-12  作者: 点击量:

12月5日,以“教育·科技·人才”为主题的首届港澳发展与创新学术论坛在北京语言大学成功举办。本届论坛由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香港中联办北京联络部、澳门中联办北京联络部指导,由北京语言大学港澳研究中心承办。来自香港、澳门及内地多家高校和相关机构的百余名嘉宾出席论坛开幕式。

论坛主席段鹏校长向大家介绍了北语的发展历程与学科优势,他指出,本届论坛既关注了内地与港澳教育发展、港澳研究学科创新,又涉及到港澳人才培养与国家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等重要议题,是在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背景下,对“教育、科技、人才”的全面解读,并诚邀与会专家学者建言献策,为港澳发展、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中央港澳办港澳研究所所长、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奚俊坚在致辞中表示,“培养适应发展需要的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是时代赋予港澳的重要使命”,他指出,应积极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平台促进人才交流合作,通过“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等增进大湾区内青年互动交流,建立大湾区、内地和港澳特区政府间的紧密合作机制,投入资源并制定激励措施,让不同层次的大专院校、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结成伙伴,在科研、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协作共赢。

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副主任舒刚波介绍了近年来内地与港澳教育交流合作的成果,提出港澳研究者要服务国家所需,聚焦中央关注的问题;要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优势,既着眼于宏观层面解决长远问题,也要致力于微观层面解决各领域的具体问题;要聚焦真问题、研究真问题,为政府提供好政策咨询。

开幕式后,香港大学荣休教授、香港大学前副校长程介明做《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教育与语言》主旨报告;香港中国学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黄平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指引下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建设》主旨报告;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党委书记屈哨兵做《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背景下港科大(广州)的设立与建设发展》主旨报告;澳门城市大学校董会副主席、中心顾问孔繁清做《文明互鉴在澳门:历史、现状与展望》主旨报告。开幕式及主旨演讲由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北京语言大学港澳研究中心主任张宝钧主持。

12月5日下午,首场分论坛“内地与港澳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由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北京语言大学港澳研究中心顾问田飞龙主持,中国政法大学港澳台法研究中心主任焦洪昌、华南师范大学港澳研究中心秘书长卓泽林、南开大学台港澳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晓兵先后做了题为《港澳与内地合作办学的法律保障》、《香港在建设教育强国中的独特优势》、《“一国两制”下内地与港澳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主旨演讲。香港大学荣休教授程介明、澳门中联办北联部交流处处长司晨作为与谈人发表观点。

分论坛“港澳人才培养与国家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由一国两制知识台历编委会主任、北京语言大学港澳研究中心顾问吕英杰主持。广东省人大代表、广东省佛教协会副秘书长、茂名佛教协会会长释登觉法师做了题为《依文(闻)解义到感同身受》的演讲。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秘书长崔剑在与谈中提出助力港澳青年成长成才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探索多方合力的新路径。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中心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徐宝峰、澳门物联网协会会长刘金东分别提交《中国国家形象“他塑”的汉学路径与话语格局》、《厚植家国情怀,践行爱国爱澳——促进港澳青年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论文摘要。

分论坛“粤港澳大湾区语言和社会文化研究”由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教学研究所所长张浩主持。北京语言大学国际语言服务研究院院长王立非、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荀恩东,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康复学院院长高立群分别做了题为《一体化推进大湾区语言服务能力建设》、《第二语言智慧教育理念和实践——以国际中文为例》、《语言与听力康复教育在港澳与内地的发展》的演讲。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党委书记屈哨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合作部副部长张志辉作为与谈人发表观点。

分论坛“港澳研究的学科创新与话语体系建设”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港澳研究所副所长李環主持。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主任、北京语言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院院长罗林,香港语言中心常务副主任、香港中华书局顾问侯明,内地与港澳经贸交流促进会副会长朱雪平依次做了题为《港澳研究纳入国家学科体系建设的路径探索》、《以<香港志>为例谈香港中华书局的精品出版》、《加强内地与港澳优势学科合作,助推大湾区发展》的演讲。与会专家围绕着这四大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黄平、北京师范大学港澳台办公室主任吴玉军作为与谈人发表观点。 

一国两制知识台历编委会主任、北京语言大学港澳研究中心顾问吕英杰主持闭幕式,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北京语言大学港澳研究中心顾问田飞龙进行会议总结。

田飞龙指出,本届学术论坛代表了港澳研究的新动向,标志着港澳研究新范式的诞生,即从社会科学范畴的“经济-法律”范式向人文学范畴的“语言-文化”范式的转型,并由此探索以中华文化、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内核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港澳新杠杆。

田飞龙强调,“教育·科技·人才”这一主题,超出了通常所言的港澳研究已有的社会科学范畴和理论框架,论坛基于语言文化范畴和方法聚力打通、搭建“一国两制”深层次认同的规范基础,触及“一国两制”实践中的深层次社会矛盾与文化冲突根源。这是历经危机冲突的理性认知和实践转向。北京语言大学举办本届论坛的破冰意义在于为“一国两制”制度建设之后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新思维和新路径,并由此预示着一种港澳研究新范式的展开。

田飞龙最后表示:“本届论坛是我近些年参与过的涉港澳研究系列论坛中跨度最大、尺度适中、意义深远的一次论坛,是港澳研究的新音和佳音。”

吕英杰在闭幕词中提到,通过本届论坛,北京语言大学已由语言文化的“小联合国”跃升至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培养国际人才的摇篮。他呼吁与会的专家学者和广大师生持续关注港澳研究,助力港澳青年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独特优势。“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参与和推动下,港澳定将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祖国定将实现完全统一,“一国两制”定将在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行稳致远。”吕英杰意味深长地寄语。


(责编:王隽毅)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