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北语头条 -> 正文

“梧下悦读”2024北京语言大学师生领读会举行

发布日期:2024-12-12  作者:国际中文学院 点击量:

5F3252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得到智慧启发,滋养浩然之气。为了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12月9日下午,由校党委宣传部主办、国际中文学院党委承办的“梧下悦读”2024北京语言大学师生领读会于教二楼101教室举行。党委常委、黄益方副校长出席活动;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卜晨光、国际教育管理处副处长黄潇潇参加领读会。领读会邀请到了十位国际中文学院名师、中外学生代表——党委书记梁彦民副教授、赵雷教授、韩玉国教授、金海月副教授、张书杰副教授、杨茜副教授、孙兴锋老师、李依婷、张威雨(俄罗斯)、寸守端(缅甸)作为领读嘉宾,活动由国际中文学院高美娟主持。

516C39

领读会伊始,党委常委、黄益方副校长致辞。黄校长强调,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通过阅读能够全方位提高我们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增进我们的学习成效。黄校长还指出,对于学生来说阅读首先是学习方式,同样更是生活方式,有助于我们陶冶情操、涵养性情、汲取力量。黄益方副校长为大家推荐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鼓励大家从中汲取乐观的精神与坚韧的意志。最后,黄益方副校长建议大家在知识爆炸的时代,要抵抗住网络游戏的诱惑,挑选适合自己的好书,提升阅读品味,多看书、看好书。

13830B

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卜晨光为到场领读嘉宾们颁发了聘书。

各位领读嘉宾逐一分享了他们精心挑选的书籍及其推荐理由,这不仅极大地拓展了同学们的知识领域,激发了同学们对文化的深入探索,还提供了细致入微的阅读建议和针对疑难问题的解答。

10A34C

梁彦民老师推荐的书是王宁先生的著作《汉字与中华文化十讲》,他围绕著者王宁先生、著作《汉字与中华文化十讲》、以及汉字在中华文化传承传播中的作用进行介绍。2015年4月开始,我国传统语言文字学重要传承人王宁先生,受邀在国家图书馆“国图公开课”讲述第一课“汉字与中华文化”,《十讲》即是根据讲稿修改而成。书中王宁先生梳理了汉字的起源与历史,用清晰明快的笔触,举重若轻地展现出汉字文化磅礴壮美的历史画卷。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表意文字,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面符号体系,更是中华文化的基因与密码,蕴含了深厚的文化信息,对于语言学习、中华文化传承与海外传播都有重要的意义。

13B594

赵雷老师推荐了“后方法”语言教学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美国学者库玛的《超越教学法:语言教学的宏观策略》。赵老师结合自己丰富的国际中文教学经验,深入解读了书中关于宏观语言教学策略理论框架的核心内容。她鼓励学生们吸取书中精华,灵活运用,在未来的教育生涯中,致力于“将个人实践经验理论化,并以理论指导实践”,从而在教学和科研领域取得卓越成就。

10EBEE

韩玉国老师精心领读了《教育语言学研究在中国》一书。他以具体案例入手,逐步引导至抽象理论,首先生动地讲述了澳大利亚读写运动的案例故事,形象地揭示了语言权利不平等对教育公平的深远影响。随后,他将教育问题的核心归结为语言问题,深入剖析了教育语言学的学科基础与内涵,聚焦于实践问题的研究取向,以及其跨学科的联动特性。韩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不仅触及了国际中文教育的社会责任,而且极大地拓宽了在场国际中文教育预备师资的专业视野,增强了同学们的职业信念和使命感。

198D85

金海月老师满怀深情地向学生们推荐了史铁生的杰作《我与地坛》。这部作品充满了关于生命、苦难与希望的哲理性反思,凝聚了史铁生十五年轮椅生涯的深刻思考,细腻地描绘了他与地坛的深厚情感,以及在其中对生死的深刻体悟和对母爱的深切感受。金老师期望学生们在课余时间翻开《我与地坛》,跟随史铁生的笔触,走进地坛,一同探索生活深层次的意义,以积极向上的生命态度汲取面对逆境的力量,珍惜平凡的日常,感悟父母之爱的深远。

149E27

张书杰老师精选了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二马》作为阅读书目。《二马》是老舍在英国教学生涯后期的创作成果,它不仅蕴含了“学问”,特别是老舍先生独到的“文化学”,对当时中英两国市民生活文化的差异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比较;它还承载了“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深切期望;作品更是充满了“趣味”,老舍先生以其宽容的胸怀和满族作家特有的幽默感,将文化对人的影响描绘得栩栩如生、妙趣盎然。即使在今天,当我们翻开这部作品,除了感慨时代的变迁,它依然能够给予我们许多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1220C9

杨茜老师推荐了一部法国小说——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她鼓励学习中文的外国学生尝试通过阅读这部西方文学作品来深化中文能力。她认为本书作为杜拉斯创作生涯早期的杰作完美融合了传统与现代风格,相较于她后期的作品,更易于理解;其次,这部小说的背景设定在作家童年时期的法国殖民地——印度支那,为她后来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再次,书中已经蕴含了杜拉斯未来作品中的所有主题,是理解她文学世界的重要钥匙。若想深入了解这位法国文学史上最具创造力的作家之一,从本书开始无疑是一个绝佳的选择,它将引领我们深入探索杜拉斯那独特的文学世界。

1719B7

孙兴锋老师向我们推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形象的国际传播》一书。这部著作在系统地梳理国家形象国际传播的相关理论基础之上,进一步深入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国际传播领域的形象构建。孙老师希望同学们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深刻理解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所取得的巨大发展与进步,以及中国为促进国际和谐共存所做的不懈努力。同时也希望同学们借此发现有关的研究课题。通过这样的阅读与思考过程,同学们将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以及中国故事在全球传播中的重要性。

171B13

李依婷同学为我们呈现了一部享誉国际的著作——《茶的真实历史》,这是由著名汉学家梅维恒与瑞典考古学通讯记者郝也麟联手撰写的。她以苏轼的诗词为引,细致入微地阐述了书中的主线。书中不仅包含了东亚茶史和茶文化,还详细描述了茶的全球传播史,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茶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通过阅读这本书,同学们可以深刻理解茶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饮用情况,以及茶与人类历史的紧密联系。

EE956

张威雨同学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出发,带来了他对《庄子》的新颖诠释。他超越了传统的解读框架,通过分享几则寓意深远的哲理故事,为我们呈现了他对这部古典哲学著作的独到见解。他的讲解深入浅出,使得听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领悟到了《庄子》的深邃智慧。他特别强调:“阅读《庄子》,重要的不是被‘误导’,而是要‘悟到’。”他鼓励我们不要盲从,而是要学会深入探索并领悟生命的真谛。

17A46B

寸守端同学分享了了三毛的散文集《撒哈拉的故事》。这部作品不仅记录了一段充满浪漫色彩和奇异经历的旅行,更深刻地揭示了生活的艰辛与无常。三毛在书中细腻地描绘了她与丈夫荷西的生活经历、她与挚友沙伊达的悲惨遭遇,并涉及到奴隶解放、女性争取平等权利等深刻议题。她邀请我们在闲暇之余翻开这本书,跟随作者的笔触一窥撒哈拉沙漠的神秘风光和当地独特的文化风情,去感受那些悲剧中蕴含的美感,体会作者追求自由的勇气和执着。

1E33B8

最后,国际中文学院党委书记梁彦民对这场内容丰富、议题广泛的师生领读会进行了总结讲话。梁老师从互联网心理学的视角,对比了网络世界的错综复杂与单一维度的阅读模式。他倡导大家要静下心来,精心挑选书籍、深入阅读、锻炼思维,并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乐趣。他鼓励同学们共同努力,投身于书香校园的建设,携手营造“书香北语”这一浓郁的文化氛围。本次领读会在师生们意犹未尽的氛围中成功落下帷幕。

(责编:陈思远)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