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和重庆大学国际学院联合主办的“汉语国际教育新形势下的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11月9至12日在重庆成功召开,这也是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九届对外汉语国际学术研讨会。
新中国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已经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积淀,特别是近年来汉语国际传播快速发展带来的机遇、问题和挑战,都对学科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学科建设任务日益重要、日益急迫。在这种情势下,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作为本领域唯一一个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深感有义务在业界倡导对学科建设的学术责任,并为海内外从事汉语教学和研究的同行们提供共商学科大计的平台。为此,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将2012年定为“学科年”,期望与业界专家学者和广大教师一道,共同探讨学科的性质和定位、学科基础与学科框架、学科与汉语国际传播事业的关系、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关系等事关学科发展的重大问题,相互交流反映本学科科学范式和前沿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基于这样的认识,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组织了一系列有关“新形势下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学术讨论,其中,学科建设在京专家座谈会和“汉语应用语言学学科建设与发展”高峰论坛已分别于2012年4月和8月在北京举行。本次国际学术讨论会是前两次研讨会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这一系列多层次研讨的根本目标是:理清新形势下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关系,围绕学术形态的学科建设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通过学科建设的大讨论,增强学科意识,明确学科发展方向,从而促进学术创新,提升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在国际第二语言教学领域的话语权;以汉语国际传播的重大需求为学科发展的推动力,加强服务国家汉语国际传播战略的对策性研究、问题研究;在专家主导和业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学科建设。
此次研讨会与会正式代表118名,分别来自英国、法国、瑞士、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泰国、蒙古、越南、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等11个国家和地区,列席代表210余名。重庆大学副校长刘庆教授、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副巡视员胡斌先生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北京语言大学科研处处长张维佳教授代表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崔希亮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
本次研讨会共收到论文摘要220余篇,经秘书组组织专家评审,入选会议论文110余篇,议题包括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研究、师资培养和培训研究、认知和习得研究、教学类型和课程研究、教材和教法研究、教学资源研究、面向教学的汉语研究等七个方面。会议邀请北京语言大学赵金铭教授、法国国民教育部汉语总督学白乐桑教授、瑞士苏黎世大学柯佩琦教授、重庆大学李鑫博士、北京语言大学孙德金教授、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陈申教授、北京大学李红印教授、北京语言大学王建勤教授、英国剑桥大学袁博平教授等9位专家作大会报告。与会代表围绕会议议题报告了最新研究成果,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此次研讨会主题鲜明,很多论文都是紧密围绕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这个主题,直接针对学科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所做的深入研究,包括学科的本质、定名和内涵,对外汉语教学与国际汉语教学的关系,学科的理论建设,中国和海外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发展的历史,本学科人才培养中的课程设置和师资培养等,这些都是事关学科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的大问题。此次研讨会还深化了各分支学科的问题研究,有很多报告讨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材和教学资源研发、学习者的认知和习得规律、学习问题、面向教学的汉语问题等,使会议讨论在学科这个大题域内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多通道展开,从不同侧面拓展了学科的学理空间,促进了学科的内涵建设。研讨会学术气氛浓厚,形成了一种既严谨又热烈的会风,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会议闭幕式上宣布,第十届对外汉语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2013年8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行,由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和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共同主办。
附录:与会作者和论文题目
白乐桑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历史、学科建设与经济原则
陈凡凡 “住NL”、“住在NL”及其相关问题的讨论
陈 默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母语者的汉语口语产出研究
陈若凡、宋秋玲 国家汉办海外汉语教师培训需求实证分析与培训理念及模式的反思
陈 申 国际汉语教师培养中的跨文化实习
陈淑梅 互动式写作教学法研究
陈祎婧 当代汉语“X+范儿”词族的衍生机制与语义框架的搭建
陈 钰 入系留学生中文学术写作的困境与希望
戴昭铭 汉语国际教育中的规范冲突问题
邓淑兰 试析海外汉语教师的培训模式
董 瑾 不同专业背景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叙事研究
董正存 副词“纷纷”的意义、用法及其教学设计
付绎擎、颜湘茹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国内实习情况考察
高亚楠、吴长安 “把”量构式形成的认知机制和语义格局
郭姝慧 母语非汉语的汉语师资培养探索
胡孝群 中国概况课课程教学的综合研究
黄玉花、李 轶 对国别化汉语教材的思考
贾雯鹤 《说文解字》与对外汉语教学
姜丽萍 基于需求分析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体系构建
金桂桃 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辨析
康 泳 试论本土化汉语教师培养项目中课程设置的重要性
柯佩琦 苏黎世大学师资培训学位课程“语言教学法:阿拉伯语、汉语、日语”
雷 雨 泰国初级汉语教材语法项目编写分析
李红印 谈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领域及学科建设
李 华、宋 柔、黄志娥 汉语中介语语料库易混淆词分布考察分析
李 明 试论对外汉语朗读教学
李秋波 对外汉语初级综合教材形容词分析研究
李胜梅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比喻词研究
李 鑫 国际中国文化教学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林季华、林振南、谢瑞芳 新加坡“领袖教师”与教师的专业成长
刘春梅 留学生汉语后位语素“—感”“—心”造词偏误分析
刘汉武 基于越南学生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起”组趋向补语习得研究
刘 弘 对外汉语教师积极反馈语研究
刘玉屏、佘雅蓉 美国学生习得汉语撮口呼韵母情况调查
刘元满 国际第二语言教学坐标中的汉语第二语言教学
刘振平 国际汉语教育师资培养策略的调整与模式的创新
龙 藜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定位的新视角
罗庆铭 基于教材语料库的新加坡小学华文教材用词分析
马晓娜 “不禁”与“忍不住”用法的对比分析
莫 丹 初级综合课与中级综合课教师话语对比分析
娜莉菈·瓦塔纳威陆 汉泰熟语异同对比研究
潘梦婷 英语世界最早的“纯汉语课本”——《通用汉言之法》
潘先军 中国小学汉字教学与对外汉字教学之比较
潘小斐 试论英语在对美初级汉语课堂中的使用
彭志平 谈汉语进修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
钱旭菁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例句的编写和运用
山田忠司 清末汉语课本的面貌
申钰文 新HSK六级阅读部分选词填空题受试答题过程内省法研究
沈 林 略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文化经典课程教材的编写
施春宏、张瑞朋 论中介语语料库的平衡性问题
帅志嵩 句法空位与信息定位
苏向丽 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量度形容词的混用调查与分析
隋 岩 “汉语国际教育”背景下的中高级教材编写新策略
孙德金 论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语言学本质
孙 红 国际汉语教师培训策略及培训内容的再探究
孙 悦、张劲松、解焱陆、曹 文 日本学生汉语阳平和上声的知觉训练初步研究
谭春健 汉语教材的固化与活化
田 然 墨西哥汉语师资培训课程研究
王 峰 论中华元典精神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阐释和导入
王建勤 新形势下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建设的理性思考
王 颖、姜 鑫 注重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四个世界教学
王宇辰 听力测试中提问所用人称的选择
魏 伟、曹 文 含轻声同文异焦句的聚焦模式
翁晓玲 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学习词典的需求调查及编纂对策
吴丽君、刘懿萱 汉语综合课课堂导入的语用分析
吴应辉 关于国际汉语教学“本土化”与“普适性”教材的理论探讨
吴勇毅 学生职业发展与国际汉语教育的人才培养:以华东师大为例
熊玉雯 拼音听力教学策略与实证研究
徐 峰 也说“并”在“并不p”中的语法意义及其教学
徐佩玲 泰国学生在非目的语国家学习汉语的策略
杨同用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师资队伍建设
杨晓黎 对外汉语教学的师资培养要重视实践环节
杨银萍 构式“X归X”解析及教学建议
杨 圳、安青阳 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准价动词习得研究
杨子菁 外向型动词学习词典释义模式分析
姚 倩 接口问题与对外汉语教学
叶 青 《语言文字应用》的定位
袁博平 句法和语义的界面关系在习得汉语不及物动词中的重要性
袁继锋 韩国留学生“了”字句习得偏误教学一例
曾献飞 国外大学汉英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
翟 甜、孟 凯 痴迷义类后缀“迷”“狂”的搭配条件
张宝林 关于社会培训机构汉语教师的评价规范
张 博 不同母语的CSL学习者词语混淆分布特征对比研究
张 赪 结果补语“到”的用法描写
张劲松、邹 婷、曹 文 中日被试阳平和上声的感知研究
张 军 基于数据库的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
张 黎、高一瑄 从语篇层面看对外汉语语法教学
张 敏 汉语写作书面反馈与语言准确性的实验研究
张雪平 “一旦”与“万一”
张玉喆、陈 申 澳大利亚大学的中文教师培训项目
赵 华 中华谐音符对汉语二语教学的启发
赵金铭 国际汉语教育的本质是汉语教学
赵金色 针对对蒙古国留学生教学的师资培养和培训
赵 倩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实习与就业情况调查
赵清永 有关补语的几个重要问题
赵守辉、尚国文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特点的实证研究
赵玉衡 浅谈新形势下的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定位和定性
郑 升 地方本科高校对外汉语专业师资培养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郑艳群 对外汉语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师发展
周凤玲 僵化现象研究综述
周 琳、萨仁其其格 蒙古学习者特异性汉语易混淆词及其母语影响因素初探
周小兵 国际汉语教师发展与教师培养资源
周艳芳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A的A,B的B”对举格式研究
祝 青 初级留学生配对联想学习与汉语词汇学习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