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新闻网5月15日电(通讯员 姜西良 摄影 魏达)5月14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兼)、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罗增刚,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二级巡视员李德娟一行到北京语言大学,就进一步深化局校合作、共建首都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指导中心开展调研。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张宝钧参加座谈会。

张宝钧副校长介绍了北京语言大学的历史沿革、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与合作、文明交流互鉴等工作情况。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与北京语言大学合作共建“首都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指导中心”和中医药健康文化体验馆,开展了百余场中医药文化体验与国际交流活动,惠及数千人,接待了来自意大利、土耳其、罗马尼亚、沙特、伊朗以及东盟等数十个国家部长级高访团,已成为首都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平台。北京语言大学将进一步结合中、外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和国际中文教育等优势学科专业特色,融合孔子学院、国外合作院校等优势资源,共同将“首都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指导中心”建设成为中医药国际传播标志性旗舰阵地,希望以此次调研交流为契机,进一步挖掘双方合作的契合点,持续为首都“四个中心”建设贡献力量。

罗增刚局长对北京语言大学积极推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推广工作表示了感谢,并指出,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已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代表性符号和主要内容,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高度重视北京语言大学在中医药文化国际交流传播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将继续协调行业资源,探索共建中医药国际传播工作新模式,升级打造更具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特色、中医药服务优势明显的国际交流平台,统筹谋划中医药文旅消费、国际化活动及人才培养,探索国际学生的中医教育课程设置、博物馆中医药展陈及中国养生哲学美学研究,借鉴北京语言大学孔子学院建设的经验,研究中医药“走出去”的路径与方法。
罗增刚局长表示,将全力支持“首都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指导中心”建设,期待双方共建共享,为首都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和国家文化战略作出更大贡献。

座谈会上,北京语言大学应用中文学院党委书记周鑫、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姜西良、继续教育学院(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副主任马晓明,北京语言大学中医药文化基地主任郭青、副主任赵士清分别就“中文+中医药”复合型国际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文科与中医学科交叉建设思路、中医药人才多语种跨文化能力培训和北京语言大学中医药文化传播工作作详细汇报。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处、科教处及对外交流中心等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交流。
编辑:郭展伶
审校:陈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