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所研究员余敦康教授做客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术前沿讲座,在人文学院320会议室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独特见解。
余教授指出,中国一直以来都存在着核心价值观,只是人们都没有弄清楚到底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所以才在当今社会下遗留了许多的问题。其中,余教授特意提到了国学。他认为,和谐是国学的核心价值。他提出, “和谐”不是现在才搞出来的,“和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精髓,也是国学的核心价值。学国学一定要了解这两个字,如果没有自觉的认同,永远不会懂得国学。一个人要自我定位,作为一个国家,也必须自我定位。中国如何在世界格局中定位自己,其实很难。二十一世纪开始的时候,中国国力上升了,在世界上也举足轻重了。可是我们该如何在世界上定位自己?中国文化、中华民族究竟有没有一个核心价值观?这是个民族的问题。
在讲授完了主要内容之后,余教授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同学们踊跃提问,余教授也认真解答了学生们所提出的问题。完美的问答让这场讲座的核心内容更深刻地烙印在同学们的脑海中。
在讲座的最后,余教授还建议同学们从《周易》中找到智慧的答案,《周易》的智慧在和谐,同学们能深切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他呼吁,现在要找回我们的文化,为时不晚。我们的文化不能从西方去找,我们是炎黄子孙,有中国人自己的文化,有中华文化的根,这个根可以是伏羲、是文王。学国学就是要学习这些文化、智慧,不是要复古,而是要走向世界,要抬头挺胸,告诉别人“我是中国人”“代表着中国文化”“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和智慧,有中国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他的建议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共鸣,同学们纷纷起立鼓掌,表示感谢和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