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新闻网5月20日电(通讯员 刘晓海 摄影 黄文琤)5月15日,国家应急语言服务团在我校召开工作研讨会,深入研究应急行业术语建设、面向缅甸地震应急语言服务及服务团后续工作、助力提升应急专业能力和应急管理协同效能等议题,正式发布由会员单位应急管理大学(筹)和北京语言大学牵头研制的《突发事件应急术语实用手册》通用篇和地震灾害篇,并与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刘培俊,应急管理部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司副司长李洋,国家应急语言服务团理事长、北京语言大学校长段鹏,国家应急语言服务团秘书长、北京语言大学原党委书记李宇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原二级巡视员、教授级高工单青生,武汉大学教授赵世举,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李雪峰,应急管理部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局社会动员处处长王成,北京市应急管理局防汛抗旱处(地震与地质灾害救援处)处长张浩,北京市水务局一级调研员静大勇,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科技发展部主任许建华,应急管理大学(筹)教授王慧彦,国家应急语言服务团副秘书长刘晓海和徐欣路以及国家语委重大课题课题组主要成员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近年来我国应急管理工作以更好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为目标,积极构建“全灾种、大应急”的应急管理体系,已在国内抢险救灾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国际救援展现中国大国形象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应急语言服务在应急行业术语规范化、国内外应急救援、应急科普宣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应急管理工作的关键基础支撑。

会议认为,语言文字对话应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各方积极找共识、聚合力、谋发展,彰显了语言服务应急需求的战略功能。语言文字战线和应急管理战线具有良好的合作机制、合作成果和合作经验,共同打造了语言服务缅甸抗震救灾、应急术语研究等典型案例。当前,应急语言服务已纳入《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重要政策文件,下一步将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共同服务国家安全发展大局;二是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增强跨境应急语言服务能力;三是进一步强化战略储备,共同提升应急语言服务实战能力;四是进一步主动迎战应战,共同落实语言应急重大任务;五是进一步加强基础建设,共同推动应急语言服务行稳致远。

段鹏校长代表学校感谢参会领导专家对北京语言大学的信任,感谢上级部门把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学校。他指出服务团的工作在教育部、国家语委、应急管理部等上级部门的领导下,已有显著成效。北京语言大学作为国家应急语言服务团的理事长单位和秘书处单位,将继续全力以赴做好应急语言服务工作。后续还会与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首届国际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相关工作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发挥好北京语言大学在开展国际志愿服务、助力全球抢险救灾等方面的枢纽作用,更好地展现中国在国际上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与会专家学者充分肯定国家应急语言服务团相关成果服务国家、服务一线的总体定位,对相关成果助力构建中国特色应急管理自主知识体系给予高度评价,并就成果落地服务方式和服务团下一步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编辑:陈思远
审校:姚美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