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北语头条 -> 正文

“世界文化交流中的中国文学艺术”国际学术会议召开

发布日期:2012-10-17  作者:首都国际文化研究基地办公室 点击量:

  10月13至14日,作为北京语言大学50年校庆系列学术活动之一,“世界文化交流中的中国文学艺术”国际学术会议在京召开。会议由北语首都国际文化研究基地和研究生院联合举办。开幕式在13日上午举行,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崔希亮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原中华书局总编辑、清华大学中国古典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傅璇琮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杨慧林教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副主任杨庆存先生、北京语言大学首都国际文化研究基地主任韩经太教授出席。来自中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的三十余位学者参加了学术会议。

  崔希亮校长在开幕式上进行了致辞,他说,这次国际研讨会的题目与北京语言大学的办学宗旨是相吻合的。语言大学办学宗旨就是“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要研究在国际文化交流当中的文学,有很多很有意思的问题值得研究,而且这些问题的后面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的问题和认知问题,实际上这还是个语言学的问题。所以,要想让其他文明背景的人真正的理解和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必须要学习中国的语言。人们都说艺术的语言是全人类共同的,但是我觉得文学的语言不是。比如说莫言获得诺贝尔奖,陈安娜也功不可没,作为一个翻译,她翻译的很好,然后能够让另一个文明的读者能够接受它。这次国际学术会议,各位学者在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下交流的时候,我相信一定会碰撞出很多有意思的火花。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副主任杨庆存先生发表了讲话,他对会议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他说,本次会议具有相当的学术含金量,是当前中国文化和世界进行对话交流的一次机会。正好符合当前我们国家文化建设、文化强国战略实施的要求,也符合当前整个世界文化多元化互相交流、交融、借鉴的大的趋势。杨主任指出,能够邀请诸多海内外著名专家参加会议,这是源于北京语言大学具有雄厚的学术实力,在中外文化交流的研究方面有深厚的学术积累,并且学校在语言上有独特的优势。本次会议在推进国际学术交流方面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相信会议之后,会产生更加深广的影响。

   北京语言大学首都国际文化研究基地主任韩经太教授在开幕上致辞,他说, 莫言获得了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之所以当代中国作家能够获得国际文学界的认可,首先要依赖、感谢国外的翻译家。从莫言的作品被翻译到现在获奖,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可见世界文化交流需要人们付出艰辛的努力,需要经过漫长的不断探索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世界荣誉来自于翻译和传播。本次会议也启用了同声传译,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促进世界文化交流。希望会议期间,国内外各位专家学者能够活跃交流,激发思想,过得愉快。

  开幕式结束后,来自海内外的三十余位中外学者就会议主题进行了精彩的发言与深入的研讨。会议发言内容涉及对文化交流研究方法论的省思,如杨慧林教授的《文化交流中的互动与重构》与张华教授的《边界与跨界》,既有对中学西传的研究,如张西平教授的《<天下>杂志与中国古典文化经典在西方的传播》,徐正英教授的《我国西域绘画等艺术向欧美的早起传播及其缺憾》,蒋寅研究员的《铃木虎雄<中国诗论史>与中国文学批评史叙述框架的形成》,李庆本教授的《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对中唐景观诗文的跨文化解读》,刘青海博士的《比较视野下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蔡宗奇教授<比较诗学结构>读后》,程龙博士的《儒学、佛学与西学之间——对缅甸华裔考古学家杜成诰的跨文化解读》,也有关注西学东渐的内容,如王邦维教授的《譬喻师与佛典中譬喻的运用》,戴伟华教授的《转读与梵呗》等,还有立足于中国文学文化的深入研究,如梁庭望教授的《南方民族宗教与文学的关系》、张晶教授的《文学的审美特性与视觉文化的提升》,钱志熙教授《唐诗境说的形成及其文化与诗学上的渊源》,来自国外的三位教授Lauren Pfister(香港浸会大学)、Patrick Murphy(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Roland Boer(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也分别作了《基督教、文化与革命》、《将环境正义和生态女性主义中的“留存”视野带入当代文学之中》、《精神上的劣质酒以及自由:列宁论宗教》的主题演讲。观念在互动中碰撞,思想在交流中丰富,学者们的阐述,立足中外文化交流这一背景,在方法论、研究角度、研究内容方面都有创新之处,给与会者带来了很多启发。我校比较文学、国际汉语教育、古代文学等专业的40多名中外研究生也聆听了会议发言,并与专家们进行了现场互动。

开幕式

崔校长致辞

杨庆存副主任发言

傅璇琮教授发言

韩经太教授发言

会议现场

听众提问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