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北语头条 -> 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报:高校应开展多种语言教育

发布时间:2012-09-17  新闻来源:新闻中心 

  本报讯(记者刘宁)9月10—11日,首届“区域语言教育与高端人才培养——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教育论坛”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会议以“面向21世纪的区域外语教育合作与创新”为主题,与会者就“语言教育政策和标准”、“跨文化视角下的语言教育和合作”两个议题进行了研讨。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杨军在致辞中表示,APEC是亚太地区机制最完善、层级最高的政府间经济合作组织,自1991年加入以来,中国一直积极参与APEC教育领域的各项工作,为促进各经济体的教育交流合作,分享各成员优秀教育实践和先进理念,巩固和加强APEC各成员间的友好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此次会议不仅可以帮助各经济体完善APEC高端语言人才培养的政策与标准,还能进一步推动APEC区域语言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从而搭建起一个全方位、多元化的APEC区域语言研究的新平台。

  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崔希亮表示,国际合作交流需要外语教育,需要培养更多的高层次外语人才。很多语言我们都要学习,因此我们现在的语言教育,尤其是高等学校的语言教育,应该作一些政策的调整,除了英语教育之外,我们还应该开展其他语言的教育、非通用语种的教育。所有的语言都是我们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我们一定要珍视它们,而且一定要让它们能够传承下来、继承下去,让语言所负载的文化内容能够为全人类共享,这就是我们所提出的文化多样性和文明多样性的理念。

  语言尤其是外语学习一直是APEC关注的重点领域。据悉,为巩固会议成果,此次会议的优秀论文将结集成册,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