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北语头条 -> 正文

弘扬中华文化 培养世界人才:北京语言大学隆重举行建校五十周年庆典大会(一)

发布时间:2012-09-10  新闻来源:新闻中心 

  毓秀言语睦天下,五秩之年创辉煌。9月9日上午,北京语言大学建校五十周年庆典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向北京语言大学发来贺信或题词,向北语师生和海内外的校友表示热烈的祝贺,并提出殷切的希望。

  吴邦国委员长在贺信中说,50年来,你们坚持推广汉语、弘扬中华文化的办学宗旨,突出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中外文化交流使者和优秀建设人才,为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温家宝总理为北语题词:“立言语德行,传五洲四海”。

  贾庆林主席在信中希望北京语言大学发扬优良传统,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办学质量,扎实推进“海内外知名的高水平语言大学”建设,为在全球推广汉语,弘扬中华文化,为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和交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刘延东国务委员希望北京语言大学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进一步突出语言教育与研究的特色优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开放办学水平,培养造就更多的高素质涉外人才。

  教育部发来贺信,希望北京语言大学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继续发扬优良传统,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内涵发展、开放发展,突出国际化办学特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造就更多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为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交流,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新的巨大贡献。

  北京市委市政府发来贺信,在信中表示,在新的发展阶段,希望北京语言大学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努力建设世界水平语言文化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高等学府,为推动国家和首都科学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发来贺信的还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教育科技部、联合国副秘书长卡塞姆·托卡耶夫、泰国公主诗琳通、俄罗斯联邦外交部副部长莫尔古洛夫、日本中国友好协会会长加藤纮一、香港方树福堂基金主席方润华以及广大海外校友和国内外各高校等。

  全国政协副主席李兆焯等出席了庆典大会,出席大会的还有教育部、北京市等单位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来自103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位外国使节、150余所中外大学、重点中学的嘉宾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校友等共1500余人。

  大会由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李宇明主持。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崔希亮作了题为《凝聚大学精神,再创北语辉煌》的主题发言,回顾了学校的办学历史、总结了发展成就和特色优势,阐述了发展思路。他在发言中说,在回顾北语五十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步凝练出明确的办学理念——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促进文化多样性,为世界人民的沟通和理解,为世界和平培养人才。学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为契机,铸造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把北语建设成为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为突出的世界一流语言大学。

  在庆典大会上,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北京市委常委、教工委书记赵凤桐分别致辞,充分肯定了北语的办学成绩。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韩震、美国佐治亚大学校长马沛克代表中外大学致辞。法国驻华大使白琳、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法务司司长陈丽敏,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洪磊分别代表校友做了发言。教师代表和中外学生代表一起朗诵配乐诗《北语,我们的骄傲——献给北语50周年校庆》,祝福母校的五十年华诞。

  北京语言大学创办于1962年,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对北京语言大学的建设和发展给予了亲切关怀,1965年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校名更改为“北京语言学院”;1974年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北京语言学院”校名。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接见过北语的师生;2002年,学校40周年校庆时,江泽民主席发来贺信,对学校发展做出指示,李鹏总理也欣然为学校题词。

  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国唯一一所以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教育和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国际型大学,创造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多个第一,如:创办了国内第一个面向外国留学生的汉语言本科专业,在全国高校中第一批开设了面向中国学生的对外汉语本科专业,招收了第一批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等等。北语出版的汉语教材畅销世界各地。

  经过50年的发展,学校已成为我国中外语言、文化研究的重要学术基地和培养涉外高级人才的摇篮。建校50年来,学校已经为世界上176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15万余名懂汉语、熟悉中华文化的外国留学生,他们已经成为中外交流的友好使者。同时,还培养了3万余名中国学生和4万余名出国留学人员,他们活跃在外交、外贸、教育等多个领域。在学校的中外校友中,已涌现出一批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学者,如联合国副秘书长卡塞姆·托卡耶夫、哈萨克斯坦总理卡里姆·马西莫夫、埃塞俄比亚议会联邦院议长穆拉图·特肖梅·澳图、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伊戈尔·弗拉基米洛维奇·莫尔古洛夫及法国驻华大使白林、古巴驻华大使阿尔贝托、法国汉学家白乐桑、德国汉学家顾彬等都是北语的校友。北语培养的中外学子大部分从事着中外交流或与汉语和中华文化传播有关的工作。他们为促进中国走向世界和让世界了解中国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领导与优秀教师合影

全国政协副主席李兆焯出席庆典大会

宣读贺信

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致辞

北京市委常委、教工委书记赵凤桐致辞

李宇明书记主持

崔希亮校长做主题报告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韩震致辞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