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喜悦和激动的心情,共同庆祝北京语言大学建校五十周年。在这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我谨代表学校向出席今天庆典的各位嘉宾和校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向所有海内外的北语人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向一直关心、支持北语发展的各级领导和海内外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学校的发展做出无私奉献的各位老同志和正在各自岗位上辛勤工作的广大师生员工致以崇高的敬意!
五十年前,“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成立,从而开启了新中国留学生教育的新篇章。半个世纪以来,几代北语人自强不息、开拓进取,使学校的各项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北语从一所以汉语预备教育为主体的单科性学校,逐步发展成为一所以语言教学与研究为主要特色和优势、相关学科协调发展、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国际型大学。
仰望星空,北语人始终具有勇于担当国家使命的大情怀,以传播汉语,弘扬中华文化为己任;脚踏实地,北语人五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为汉语国际教育这一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奋斗不已。
五十年来,北语努力担当培养世界人才、促进文明对话的光荣使命,为海内外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在海外,北语为世界176个国家培养了15万余名知华、友华人士,其中很多人已经成为政界、学界、商界、外交界等领域的知名人士。在国内,北语还为祖国培养了数以十万计的优秀人才,其中包括大批在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接受过专门外语培训的公派留学人员,现在他们都已成为国家各个领域的骨干力量。
五十年来,伴随着新中国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北语课堂上出现了一大批对外汉语教学名师,成为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我们的对外汉语专业以及汉语教师进修学院也为海内外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汉语教师。
五十年来,北语人还创造了许多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的第一。例如,我们是第一个设立面向外国留学生的汉语言本科专业的高校;是第一个招收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高校;是第一个授予对外汉语专业博士学位的高校;在语言测试领域,我们最早开发研制并组织实施了汉语水平考试(HSK);在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研究方面,我们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心,等等。
五十年风雨兼程,五十年励精图治。五十年来,北语为“让中国走向世界”和“让世界了解中国”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学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学校充分发挥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群、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国家重点学科优势,强化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两大一级学科的传统特色,形成了以语言教学与研究为特色,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格局和富有特色的学科结构,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2007年,我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荣膺优秀等级。近年来,我们始终致力于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重点强化本科教育,努力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同时大力发展速成、进修等非学历教育。如今,我校学生凭借其宽广的国际化视野、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一流的外语水平、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在出国深造、考研、就业等方面表现出强劲的竞争力。
第三,学术研究成绩斐然。近年来,我们在汉语国际教育、语言学研究、中外文学文化研究、语言信息处理等相关领域取得了大量广受学界赞誉的研究成果,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等各类重大研究项目逐年增加,语言学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在全国排名稳居前列。北语出版社出版汉语教材和工具书3000余种,畅销世界各地,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凡是有教汉语的地方,就一定有北语的教材。北语创办的《语言教学与研究》、《世界汉语教学》、《中国文化研究》三个中文核心期刊,在语言学、语言教育、文化传播、中外文化交流、国际汉学研究等学术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四,形成了完备的汉语国际教育体系。汉语国际教育是我校的生存之本和发展之基,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已形成了集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材出版、语言测试、师资培训于一体的汉语国际教育体系,形成了速成教育、进修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有机衔接的人才培养格局。学校建有国际汉语教学研究基地,承建了海外17所孔子学院和6所孔子课堂,在国家的汉语国际教育事业中一直发挥着核心和引领作用。
第五,人才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我们拥有一支在国内从事对外汉语和中国文化教育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力量最雄厚的师资队伍,在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文化研究诸领域有着显著优势和重大影响。
第六,办学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作为一所国际型大学,我们已经和世界51个国家和地区的292所大学及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形成了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富有成效的国际教育新格局。在国际化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学校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加强中外联合培养力度,让各专业的学生均有机会到国外院校学习和交流。
第七,校园文化建设特色鲜明。北语素有“小联合国”的美誉,在这个国际化校园中,五洲学子同堂砥砺,中外文化相互激荡。学生自发成立中外学生艺术团等众多学生社团,举办世界文化节、学术文化节等一系列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创造了一大批高品位、高格调的校园文化精品,以开放、包容、多元为特征的人文理念和大学精神已经成为“北语特色”不可或缺的内容。
各位来宾,各位校友!北语今日之成就是几代北语人不懈追求和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也离不开各级领导、海内外兄弟院校和各界朋友的关怀与勉励,因此,我要再次向为学校发展呕心沥血的历代北语开拓者、建设者,向正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保障一线辛勤工作的全体教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和支持北京语言大学的所有领导、同仁和校友致以诚挚的谢意!
回顾历史是为了继承传统,展望未来是为了开创新篇。北语精神的传承不仅需要我们用智慧和汗水去诠释它,更需要我们以忠诚和奉献赋予它更加丰富的内涵。在庆祝北语五十华诞之际,每一个北语人都应当思考:下一个五十年,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北语?我们应该怎样建设北语?
在回顾北语五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逐步凝练出明确的办学理念——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促进文化多样性,为世界人民的沟通和理解,为世界和平培养人才。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为契机,铸造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把北语建设成为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为突出的世界一流语言大学。
要建设世界一流的语言大学,我们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巩固传统优势,突出特色优势,强化比较优势,寻找新的优势。
在人才培养上,我们将继续坚持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有知识、有见识、有胆识,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立志为国家、为社会解决大问题的优秀人才;在留学生教育上着重提高培养层次,加强博雅教育,培养新时期的汉学家,通过人才的“长高”来树立学校的品牌。
在学科建设上,我们将继续坚持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和引领作用,提高学科建设质量,拓展学科发展空间,通过学科的“长高”来带动学校的整体发展。
在学术研究上,我们将进一步整合资源,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产出重大标志性成果为主要目标,以“中国学”和“国际问题”研究为导向,努力解决中国走向世界过程中的重大语言文化问题,努力解决世界了解中国过程中的重大语言文化问题,努力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大语言文化问题,通过学术的“长高”来扩大学校在海内外的影响力。
当前,我们要抓住国家实施“2011协同创新计划”的重要机遇,促进校内外的学科整合和科研协作,最大限度地发展科研生产力,形成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机制,打破现有学科界限,实现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的整合,语言科学与认知科学、信息科学等相关自然科学的融合,使学术研究走出象牙塔。
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北京语言大学未来的发展,离不开大家的支持和帮助,希望各级领导继续关心和扶持北语,希望广大校友、社会各界人士和兄弟院校继续为北语的发展献计献策,一如既往地支持北语、帮助北语。我们相信,有全校师生和广大海内外校友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继承优良传统,凝聚大学精神,开创北语更加美好的未来!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