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北语头条 -> 正文

我校举办2025年教师暑期社会实践项目总结交流会

发布时间:2025-09-29  新闻来源:教师工作部 

北语新闻网9月29日电通讯员 杨曦悦 摄影 伟尼拉)9月26日上午,我校2025年教师暑期社会实践项目总结交流会在图书馆日新讲堂举办,校党委副书记魏晖参加并讲话。本次总结交流会由教师工作部主办,教师工作部副部长张坤主持交流会。

魏晖副书记充分肯定了各项目团队在暑期社会实践中取得的丰硕成果,认为团队师生充分发挥学术专长,以学科专业优势与实际行动服务国家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展现了新时代北语师生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他就进一步提高社会实践质量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提高实践活动质量,选题要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做好项目成果总结。二是要强化成果意识,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力,做好成果转化。三是要推动成果转化,将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一步发现学术问题,扩大校企、校地合作。

项目开展以来,各项目团队紧密围绕新质生产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乡村振兴、首都“四个中心”建设、国家语言服务、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等主题,紧密结合学校学科专业特点,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国情调查、社会调研、志愿服务、支教帮扶。

在总结交流会上,各项目组依次汇报展示。

梁彦民老师团队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研学相结合的方式,深刻认识甲骨文化的重要性,探索甲骨文化传播路径与传播体系创新。

闻亭老师团队对383名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中国硕士毕业生展开了调研,分析在校教育对毕业生发展的推动作用,并从实践、校友、全人教育三个角度提出了毕业生发展与教育教学创新的方向。

周鑫老师团队赴江南电缆集团,开展校企合作,探索“中文+职业技能”的实践培训。

管延增老师团队引导30名来自莫斯科的学生深度感知中国,对其中文学习动机、学习需求痛点、文化兴趣偏好及未来职业规划进行调研。

闫天洁老师团队奔赴北京“五坛”,以“语言景观”为切入点,为破解中华文化专有项跨文化阐释难题提供了“北语方案”。

刘明谦老师团队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保护和管理状况进行了深入调研,为在京世界遗产地更加有效地实现其“突出普遍价值”的国际传播贡献力量。

田昊老师团队聚焦河北省红色文化资源,通过调研博物馆及革命老区的语言服务现状,结合多语种翻译和直播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王兰老师团队用法语讲述北京非遗故事,探索以“短视频+法语”的模式,推动北京非遗文化走向法语世界的国际传播路径。

刘敏老师团队赴河南省安阳地区,开展甲骨文教学与传播的方式路径调研,以甲骨文案例透视中华语言文明的传承。

陶梦頔老师团队围绕“北京文博展馆中华文化的数字化国际传播”开展研究,系统梳理数字化建设的现状、优势及不足。

王壮老师团队深入探索电子书国际出版现状及运营模式,全面分析电子书相关数字出版典型案例、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

李以良老师团队以"丝绸之路美术遗产的当代转化与国际传播"为题,基于考察研究成果,开展专题艺术创作实践。

邬树乙老师团队将高校艺术资源与社区文化建设成功对接,实现了中国传统壁画艺术在基层社区的传播与普及。

金晓雨老师团队与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合作,聚焦元认知课程效果分析与问题梳理,为大中小教育一体化发展探索新方向,进一步强化高校服务基础教育的社会职能。

李瑞香老师团队对北京、河南和澳门地区的多家康复机构进行调研、采访,探索听障群体需求与康复行业的真实样态。

宋鑫老师团队通过实地考察山西大同文化遗产保护、文创产业和校地协同现状,系统分析大同文化强市建设的成效与瓶颈。

朱凌泽老师团队通过对校友的采访、调研,深入探索体育育人如何更好地服务非体育特长学生,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郭晶老师团队深入挖掘了主流社交平台上的留学生原创视频,对国际中文教育资源建设和北京官方自媒体的优化方案提出参考意见。

教师工作部部长展明锋、组织部副部长于伟、人事处副处长李方延、校团委副书记邹泺铱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就如何更好的开展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学校下一步将继续加大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完善项目的组织实施,把社会实践项目作为开展教师思政和师德师风建设的有力举措。

编辑:陈思远

审校:姚美先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