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我的祖国——2012年京港澳学生交流营”进入第二天的日程。清晨,营员们便精神振奋,整装出发,前往交流营的第一站——居庸关长城。
7点30分,营员们到达天下第一雄关——居庸关脚下,“青春放歌,祝福祖国”献歌活动首先在此举行。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戚德祥、香港新一代文化协会总干事苏祉祺、澳门中华学生联合会副理事长梁子豪、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赵伟民出席了活动。在主持人简短的开场白后,活动正式开始。戚德祥副校长发表了简短讲话,他说道,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中华文化从未中断过的象征,他引用毛泽东主席“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名句,指出长城是勇气、力量与意志的象征,并鼓励营员们能够克服困难,勇攀高峰。
在集体唱响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之后,香港营员们率先献歌,带来了一曲志气高昂的《大中华》,澳门营员们带来一首优美抒情的《一个神奇的地方》,内地营员们高声合唱了《红旗飘飘》,全体营员合唱的一曲《歌唱祖国》,把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随后营员们纷纷在活动背板上签名、留言,表达对祖国的祝福。
在这些充满爱国情怀的歌声中,营员们士气大振,纷纷摩拳擦掌,准备一举攀登上长城的最高峰。
在攀登的过程中,尽管天气炎热,游客众多,但营员们互相鼓励,保持着高昂的精神面貌。内地营员更是发挥了东道主精神,耐心地为港澳营员充当了小导游。最终,营员们登上了山巅之上的烽火台,为攀登长城的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本次活动作为本期交流营的首个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加强了三地营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助;最重要的一方面是,攀登长城的活动使三地营员们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的认可,树立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这也正是我们举办京港澳交流营的目的所在。

放歌长城

交流营营长戚德祥寄语营员

签名

不到长城非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