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北语头条 -> 正文

“汉语言文字学”系列专题讲座第十二讲开讲

发布时间:2012-06-19  新闻来源:人文学院 吴旋 

2012618晚,校教务处和人文学院共同举办的“汉语言文字学”系列讲座第十二讲在教四楼101教室举行,北京语言大学张维佳教授作了题为“‘京味儿’文化的声音:抢救性调查与整理——北京口传语言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的讲座。

张维佳教授的讲座主要围绕北京口传语言文化资源展开,首先,他介绍了进行北京口传语言文化资源信息系统建设的背景,让同学们听了一段老北京声音的录音,并指出北京口传语言文化是传载北京古城百姓生命状态的声音。但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这些声音在逐渐消失,保护北京的“京味儿”文化已经迫在眉睫。然后,张维佳教授详细地介绍了北京口传语言文化资源的内涵和研究现状。北京口传语言文化主要包括:商业叫卖、地方特色曲艺、童谣和民间故事。商业叫卖具有强烈的京味儿特征,解放后很快趋于绝迹,20世纪80年代后老北京叫卖逐渐得到发掘和恢复。而以莲花落和数来宝为代表的曲艺形式也是有北京地方特色的民间曲艺,包涵着京味儿文化。随后,张教授介绍了历史上和现代对北京口传语言文化资源的研究情况和成果。

张维佳教授讲座的主体部分是介绍北京口传语言文化数据库的建设过程和方法。首先是对口传语言文化资源的调查,通过确定调查地点、选取调查对象、预调查、准备设备和填写调查词表等工作来完成。张教授为同学们详细地介绍了每个环节的具体步骤,并且展示了调查问卷、词表和设备的照片,使同学们有了清楚的了解。对北京口传语言文化资源数据的整理包括录制、剪片和后期整理两大部分,张教授给我们分别播放了老北京商业叫卖、莲花落、数来宝和童谣的视频,各式各样的叫卖声让在场的同学对“京味儿”文化的声音有了直观的认识和感受,也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和关注。后期整理需要听取原声,转写成汉字和标注国际音标,并加上防伪水印和整理条目。除了录制声音以外,还对响器进行了拍照和记录。

最后张教授介绍说北京口传语言文化资源信息系统目前还在建设当中,已经录制好了商业叫卖和部分地方特色曲艺的声音,还要继续进行童谣和民间故事声音的采集和录制。最终的成果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编制成“北京口传语言文化资源信息系统”。同学们都非常期待这个信息系统能够早日完成建设投入使用。

讲座的最后同学们向张教授提问请教,得到耐心的解答,现场气氛十分热烈。通过这次讲座,同学们了解了北京的各种口传语言文化资源,并且认识到这些文化资源正在逐渐地消亡,所以要重视对这些文化资源的调查整理和保护。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