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下午,我校对外正式发布讣告,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北京语言大学教授王还先生于2012年5月7日上午8点30分在北京家中逝世,享年96岁。
王还先生1915年9月生于福建福州,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语系,曾在西南联合大学与北京大学任教。1947年赴英国剑桥大学执教,教授汉语言文化。1950年回国后,她历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讲师,后任北京语言学院(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及外语系主任、语言教学研究所所长,为中国语言学会第二届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第一届常务理事。1984年,王还先生被评为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989年被评为北京及全国教育系统优秀教师。
作为新中国对外汉语教学的拓荒者之一,王还先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在清华大学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任教,负责中高年级的汉语教学,她自设课程,自编教材,研究教学法。调入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北京语言学院前身)后,她更是满腔热情地投入这一事业。20世纪70年代初,她主编了中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先驱教材《基础汉语》和《汉语读本》,开中国对外汉语教材之先河。王还先生一生博学审问、慎思笃行、言传身教、笔耕不辍,精于语言学、词典学、中英语言比较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著有《门外偶得集》,主编《现代汉语频率词典》、《汉英虚词词典》、《汉英双解词典》、《简明汉英词典》、《“把”字句与“被”字句》等。另外,还发表了《汉语词类问题》、《汉语动词述语的状语与补语和英语的状语》、《汉语和英语的被动句》等论文。王还先生为人忠厚、襟怀坦白;谦虚谨慎、平易近人;生活节俭、艰苦朴素;讲求原则,不徇私情;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目前,我校已经成立以党委书记李宇明、校长崔希亮为主任的“王还先生治丧委员会”,并定于5月9日上午9点在北京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举行王还先生遗体告别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