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北语头条 -> 正文

跨文化系列讲座日前开讲

发布时间:2012-05-03  新闻来源:新闻中心 

425下午,由宣传部、人文学院比较文学研究所和世界文学与文化研究所共同主办的“跨文化系列讲座第三十六讲”在教四楼320会议室举行。本场讲座主题为《“国语”的形成与“民族—国家”的兴起——胡适对欧洲文艺复兴史的误读》,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现任《外国文学评论史》常务副主编的程巍先生主讲。参加讲座的有我校比较文学专业、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的研究生以及对该话题感兴趣的本科生。

程巍先生先向大家讲述了中国文字、语言的统一历史。他从清末讲起,继而讲到民国、北洋军阀政府等各阶段中国语言文字的发展情况,使大家对中国的语言文字统一进程有了大致的了解。针对文学革命时期语言文字的发展情况,程巍先生说,为了给废文言而独尊白话的中国“文学革命”提供一种来自欧西的理据,“文学革命”的最雄辩的理论家胡适屡屡征用“欧洲文艺复兴史”或者“欧洲各国国语形成史”。不过,他关于“欧洲文艺复兴史”或者“欧洲各国国语形成史”的知识仅仅来自英国自学成才的女学者Edith Sichel 的一本通俗小册子《文艺复兴》,而且关键在于,他误读了其核心段落,结果就把“外国语/本国语”的关系先是等同于“文言/白话”,继而等同于“旧/新”,而文言和白话只是同一种语言(汉语)的不同语用。由于这种误读,本来在反罗马天主教“世界主义”的但丁、乔叟、马丁·路德那里为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语言基础的语言民族主义事业,到了中国“进化论者”和“世界主义者”胡适那里,就奇特地变成了反民族主义事业。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就相关问题与程老师进行了交流。

 

程巍老师

讲座现场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