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至22日,人文学院召开了本科课程体系改革研讨会,院领导、院教学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和教务办、学办主管等共24人参加了研讨会,曹志耘副校长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会上,曹志耘副校长肯定了人文学院的改革方向,认为人文学院所进行的改革与学校总体改革思路是非常契合的,希望人文学院抓紧探索,细致研究,稳步实施,走出一条可供在全校推广的改革路子。他说,学校目前存在着学科专业建设体系不清晰、条块分割而资源不能共享等突出问题,他要求人文学院在课程体系改革中充分注意各类课程间的结构、关系和比例,为相关存在问题的解决提供经验。曹副校长同时还要求人文学院努力构建好国际文化交流这个新专业的课程体系,办出特色,为国家的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培养优秀人才。
本次研讨会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各系负责人交流各专业的分析报告和改革思路,第二阶段是研讨全院拟开放的基础选修课、专业选修课,第三阶段是制定新专业建设方案。通过两天三个阶段的研讨,本次研讨会初步确定了全院本科课程体系改革方案,主要内容为:全面审定各专业的全部必修课程,削减10%左右的总课时;六个专业开放15门基础课,学生能够从中选择的非本专业基础课程范围有10门左右;全面梳理各专业原有的专业选修课和任选课,整合成70余门全院任选课。
人文学院本科课程体系改革从2011年秋季启动调研工作,其间召开了离退休老教师座谈会、在职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教学管理人员座谈会等,广泛听取意见,逐步形成了改革思路。2012年1月7日召开了首次研讨会,在改革原则、改革方向、改革内容、改革目标以及改革方式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上形成了共识。各系随后展开相关专题调查,组织教研室征求老师意见、深入讨论,经过几次上下,形成了改革草案。人文学院本科课程体系改革研讨会正是在上述基础上召开的,各系准备充分,所提草案体现了如下根本指导思想,即在保持并强化各专业特色的前提下,打破专业和年级的壁垒,拓宽基础教育,满足学生自我发展需求。
课程体系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工作量大,头绪多,进入运作阶段必然有新旧体制的共存阶段,因此需要研究并解决的实际问题更多、更具体,也更复杂。因此4月23日学院立即召开党政联席会,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院党委书记和主管院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以教务办主任为组长、学办主任为副组长的工作小组,在进一步组织各系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方案的同时,立即展开对方案如何实施进行研究,并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制预案,争取及时出台《人文学院本科课程体系改革方案实施意见》,用以指导整个改革方案的平稳推进与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