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北语头条 -> 正文

北京语言大学成立阿拉伯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12-04-27  新闻来源:新闻中心 

作为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培育基地——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研究中心启动仪式于426在北京语言大学逸夫报告厅隆重举行。该中心是教育部首批设立的三个阿拉伯区域研究基地之一,旨在加强中国的区域和国别研究,为国家制定发展战略、政策措施提供智力支持、决策咨询、理论探讨和实践分析。

外交部副部长翟隽、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陈广元、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院长周烈、教育部国际司专家处处长聂瑞麟、教育部国际司亚非处处长吴劲松等,阿盟驻华代表处主任哈桑.沙布、阿拉伯国家驻华使团长苏丹大使穆罕默德.萨利赫等20余位阿拉伯国家的驻华大使、临时代办、公使、参赞,新华社外事局副局长吴毅宏、博联社总裁马晓霖、人民日报国际部副主任刘水明、《今日中国》杂志社总编助理王茂虎,以及文化部、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专家学者,我校校长崔希亮、党委副书记赵旻、副校长曹志耘、戚德祥、董立均出席了启动仪式。

会上,崔希亮校长介绍了北语阿拉伯语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发展与取得的各项成就。他说,北语建校50年来,已为阿拉伯各国培养了2900余名熟悉中华文化、精通汉语的阿拉伯留学生。北语的阿拉伯语专业建立于1964年,多年来为国内外交、外贸、文化、教育、建筑、传媒等领域培养了近500名本科生、进修生。从北语走出的阿拉伯汉语人才和中国阿拉伯语人才都已成为发展推动中阿友好关系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北语还与埃及、沙特等8个阿拉伯国家的20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教育、科研交流日益密切。崔校长还阐述了北语阿拉伯研究中心成立之后的工作重心与建设目标,并热忱欢迎各方专家莅临学校指导中心的各项建设工作,为推进中阿关系的长远发展贡献力量。

戚德祥副校长宣布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研究中心成立。苏丹大使代表阿拉伯国家驻华使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周烈校长代表兄弟院校对我校中心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北京语言大学罗林教授还宣读了沙特国王办公厅贺词。

会上,外交部翟隽副部长受聘为北京语言大学名誉教授及阿拉伯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崔希亮校长向翟隽副部长颁发了聘书。曹志耘副校长宣读了翟隽副部长的履历。翟隽副部长接受聘书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北语成立阿拉伯研究中心,将有力地推动对阿拉伯世界的研究,增进中阿交流、理解,培养更多的阿拉伯事务专家。他对中心的发展提出了希望:一要真心实意,二要经世致用,三要调查研究,加强对新问题的研究,打造一支过硬队伍,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不断推进中阿之间的合作与发展。

在北语阿拉伯留学生艺术团精彩的舞蹈表演中,启动仪式顺利落幕。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网、半岛电视台、阿拉伯中东通讯社等国内外媒体对活动进行了采访报道。

北语阿拉伯研究中心是根据教育部领导对北京语言大学发展的重要指示和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第一次会议精神应运而生的。中心以服务国家需要和促进学科建设为目的,以解决国家发展中遇到的大问题为己任,将区域和国别研究纳入到我校长期发展规划,创建高等大学的“大情怀”、“大气象”。

北语阿拉伯研究中心不仅为北语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国际区域问题研究人才提供了机遇,并通过搭建国际化开放式中外联合研究平台,深入开展与世界各国的学术交流,为国家制定发展战略、政策措施提供智力支持、决策咨询、理论探讨和实践分析,将有力推动学校对外交流的国际化进程,服务于国家总体外交战略,也将有利于我国在政治上提高影响力、在经济上提高竞争力、在形象上提高亲和力、在道德上提高感召力,进而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

启动仪式现场

 

 

翟隽副部长致辞

苏丹大使致辞

 

崔校长致辞

 

翟隽副部长受聘为我校名誉教授及阿拉伯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与会专家学者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