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晚,我的祖国—京港澳学生交流营2011闭营仪式在内蒙古大学隆重举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曹征海宣布本届交流闭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厅长李东昇,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赵灵山,内蒙古大学校长陈国庆、副校长齐木德道尔古,北京语言大学党委副书记、本届交流营营长赵旻,香港新一代文化协会总干事苏祉祺,澳门中华学生联合总会副理事长黄俊杰等出席了闭营式。300名京港澳三地营员参加了闭营式。
闭营式上,三地营员欣赏了本届京港澳学生交流营活动的精彩视频剪辑,回顾了三地学子七天中活动的难忘瞬间,台下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陈国庆校长对来自两岸三地的青年学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他们简单介绍了内蒙古大学的历史和办学理念。
赵灵山副主任致闭营辞,他希望参加此次交流营的京港澳同学们可以成为三地交流的大使,将中国文化传播开来,并发扬光大。
交流营赵旻营长对此次的京港澳交流活动进行了总结,他说,京港澳交流营是一个学习的大学校,是一个加深友谊的助推器,也是一个促进交流的桥梁。七天短暂的交流营生活虽然结束了,但三地营员之间的交流与友谊才刚刚开始,三地营员之间还要继续保持友好的联系,不断加强交流。
京港澳三地学生代表也表达了三地青年在交流营结束后的感想,共同抒发了他们的真挚情感。澳门营员代表林思朗说:“这7天里,我们经历了充满回忆的旅程,可谓精彩绝伦,多姿对彩。”香港营员代表王可怡说:“我们所结下的情都是一生难忘的友情。”内蒙古营员代表何楠说:“几天的交流营活动使我们收获了知识、开拓了视野,同时最值得我珍惜的就是朋友。”
最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曹征海宣布:“第十六届京港澳学生交流营到此结束,让我们相约2012!”至此,2011我的祖国——京港澳学生交流营顺利闭营。
在随后举行的闭营晚会上,三地营友献上了精心准备的节目,深情的演唱、动感的舞蹈,独具特色的音乐剧,让三地青年再次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在即将分别的时刻,三地营友还在彼此的营服上留下了真挚的祝福,再一次拥抱、一起合影留念、留下联系方式,三地青年依依不舍,相约明年再见。
7天来,三地营友一起在北京居庸关长城脚下举行了隆重的“青春放歌,祝福祖国”誓师活动;在天安门广场,每个同学都随着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而增加了对祖国的热爱和责任感;在装甲兵六师的军营里,营员门登上威武的主战坦克,感受人民解放军铜墙铁壁般的刚强;营员们走访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与英雄航天员合影留念,大家心同祖国一起飞跃;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和卢沟桥,同学们真切地触摸中华民族的历史脉搏。
在内蒙古,营员们参观考察了辉腾格勒大草原风电场、蒙牛乳业集团和内蒙古大学,亲身感受西部地区日新月异的变化,也体验了祖国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同学们还走进响沙湾大沙漠,不仅体会了祖国的辽阔,也为神奇的自然力所震撼。通过这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增进了各位营员对祖国的了解,也加强了港澳和内地营员之间的深厚友谊。
我的祖国—京港澳学生交流营是由教育部、国务院港澳办、中央人民政府驻港联络办、中央人民政府驻澳联络办联合主办,北京语言大学与香港新一代文化协会和澳门中华学生联合总会联合承办的三地大型学生交流活动。1994年,首届“我的祖国——京港学生交流营”成功举办,2004年,加入了澳门学生的“京港澳学生交流营”首次亮相,产生了更为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至2011年,交流营活动已成功举办了16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