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名京港澳青年学子携手唱响爱国主义旋律
7月20日下午,北京语言大学主楼209报告厅内齐响起了我的祖国—京港澳学生交流营的营歌《友谊连着我和你》,300名来自香港、澳门、北京大、中学校的青年学生带着兴奋与期盼,共同见证了交流营的隆重开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宣布第16届我的祖国—京港澳学生交流营开营,并向本届交流营营长授营旗。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志珍出席并致辞。
出席开营式的还有:教育部杜玉波副部长,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卢雍正书记,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交流司陈伟清副司长,北京语言大学党委王路江书记、崔希亮校长、党委霍明杰副书记、党委赵旻副书记,香港新一代文化协会苏祉祺总干事,澳门中华学生联合总会黄俊杰副理事长等。
王志珍副主席在致辞中希望青少年朋友们珍惜这一次难得的机会,多层次地了解中华文化、了解祖国的发展,相互交流、加深友谊。她表示,京港澳交流营为京港澳青少年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和学习中华优秀文化、民族文化和认知国家发展的平台,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与当今社会的蓬勃发展真实而全面地展现在京港澳青少年面前。希望青少年朋友们通过文化实践活动,自觉秉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用爱国、成才、奉献的精神激励自己发奋成才,为国家、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路江书记致欢迎词,她说,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同内地的交流合作不断深入,教育、经济等领域的合作更加紧密。在此背景下,我们举办“京港澳学生交流营”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希望三地青年通过交流营活动能够进一步加深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民生各方面的认识,了解先辈们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矢志奋斗的惊天伟业,亲身感受祖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爱祖国、爱香港、爱澳门的光荣传统在青年学子中代代相传。
我的祖国—京港澳学生交流营是由教育部、国务院港澳办、中央人民政府驻港联络办、中央人民政府驻澳联络办联合主办,北京语言大学与香港新一代文化协会和澳门中华学生联合总会联合承办的三地大型学生交流活动。1994年,首届“我的祖国——京港学生交流营”成功举办,2004年,加入了澳门学生的“京港澳学生交流营”首次亮相,产生了更为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至2011年,交流营活动已成功举办了16届。
京港澳学生交流营活动始终以“我的祖国”为主题来进行,为港澳学生提供了感悟华夏文明,亲身体验古老北京日新月异发展变化的机会,建立起了北京与港澳学生稳定的学习交流关系,搭建了三地青年沟通了解、增进友情、交流互动的平台,不但激发了青年学生的爱国之情,也催开了三地青年的友谊之花。历届交流营在“了解祖国、建设祖国、加强交流、增进友谊”的指导方针不变的前提下,结合时代要求不断注入新的亮点,爱国主义主题不断深化,活动内容丰富、生动而又富有教育意义,已经成为深受三地学生喜爱,具有相当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一项品牌活动。
同根同源,唱响爱国主义旋律
京港澳交流营以“我的祖国”命名,在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下,本届交流营的营员们将一同登上万里长城,游览圆明园,参观中国博物馆,走访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感受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北京;营员们将在天安门广场见证五星红旗随朝阳一同升起的时刻,深入部队亲睹人民解放军的威武英姿和精彩的军事表演;他们将走近卢沟桥,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真切地触摸到中华民族的历史脉搏;他们还将前往内蒙古,参观辉腾格勒大草原风电场、蒙牛乳业集团、内蒙古大学,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增加三地青年对祖国的了解。除此之外,京港澳学生交流营还为三地学子安排了认识祖国历史、了解现代中国的专题讲座。
交流营活动安排紧凑、丰富,不仅让三地青年对国家的历史、传统文化有了较为真实具体的了解,而且通过三地学生的交流,很多学生有机会解开以往对祖国认识方面的困扰,充分挖掘并展示了三地营员身上蕴涵着的深厚的国家认同感和自豪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发展力,以其欢快的形式、丰富的内容把交流营变成了生动的爱国主义课堂。
交流营营长赵旻介绍说,交流营活动总的原则是以文化为切入点,充分结合地域特点,使同学们既能了解中华民族古老历史,又能体验古老北京的现代风貌,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通过亲眼看、亲耳听、亲身感受,自然生发出身为“龙的传人”的自豪感和渴望建设祖国的爱国热情。
交流学习,友谊连着我和你
在本届交流营中,三地青年学子将有七天时间吃在一起,住在一起,玩在一起,学在一起,用最短的时间克服了最初的语言不通、环境不同、文化差异等情感沟通的障碍。每一位营员都十分珍惜此次交流营的学习机会,以“真诚、开放、包容、友爱”的态度对待其他营友,深入的了解祖国的国情,积极的参与每一项活动,全情投入、互相关心、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成长。从陌生到熟悉,从初识时的语言不通到离别时的依依不舍,营员们将在短短的七天里结下一辈子的友谊。
北京营员毛绿萱说:“7天时间对于人生过于短暂,但是这短暂的时间因为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而无限延伸,因为平等交流文化传播而失去界限,因为三地营友的不懈追求而倍显充实。我们会一起把握时间,相互学习。” 交流营前后只有七天,但内容丰富多彩,需要营员参与的活动很多,这为展示营员多方面的能力素质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可以说,我的祖国—京港澳交流营成为三地营员感情沟通的桥梁、友谊联系的纽带。
三地联手,打造交流的桥梁与品牌
作为一项大型活动,本届京港澳学生交流营共有300名营员参加,准备工作必须做到万无一失。北京语言大学作为承办单位,十分重视这项工作,不仅有副书记挂帅担任交流营营长,还成立了活动筹备组,下设协调保障、学生活动、新闻宣传等小组,事前召开了多次协调会,精心筹划,周密安排。活动准备的过程中,从营员的食宿、安全保卫到活动日程的安排和落实等细节都保证万无一失。
香港新一代协会和澳门中华学生联合总会在赴京之前也会做好了各方面的周密准备。为加强工作人员与各营员的沟通,港澳主办单位从营员中挑选了20位担任小组组长一职,负责统筹各项小组活动,以及担当各小组组员与工作人员之间的桥梁;为了让香港营员与京、澳学生在营中达到最理想的交流效果,香港新一代协会协会还特意安排了免费普通话基础班;举行“营前聚会”,大家聚首一堂,介绍活动行程并让各组员互相认识。交流营结束返港以后,还将举行“营后聚会”,一方面让所有香港营员总结交流,抒发感想;另一方面对在交流营中表现积极的优秀营员给予肯定和表扬。
京港澳学生交流营这项活动目前在香港和澳门已有相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正如香港新一代文化协会总干事苏祉祺所说:“青年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栋梁,肩负着建设港澳和贡献祖国的重任,必须对三地的社会、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全方位充实自己,才能为将来发展自己的事业,更好的建设港澳、贡献祖国奠定坚实的基础。交流营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非常难得的充实自己、自我增值的学习机会。”本届“我的祖国——京港澳交流营”也将在七天时间里播撒更多友谊的种子,点燃更多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收获更为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