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北京市语言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在我校举行。来自在京各高校、研究机构的近百位语言文字工作者及研究生作为会议代表和特邀代表参加了会议,另有百余名研究生旁听了会议。
开幕式由北京市语言学会副会长贺阳教授主持,会长崔希亮教授代表学会及北京语言大学致辞,重点介绍了学会举办两年一届学术年会的宗旨,以及学会开展的主要学术活动,并代表学校表达对北京市语言学会所举办的包括重阳敬老会在内的各项活动的支持;学会名誉会长胡明扬教授在致辞中殷切期望学会更多地关注社会语言生活,关注包括提高国民语文能力在内的重大问题,指出语言学家不能在语文教育改革领域“集体失语”。
本届会议加大了大会报告的比重,在上下午不同时段安排了九位教授的大会报告,分别是:北京语言大学崔希亮教授的《语气词“哈”的情态意义》,中央民族大学戴庆厦教授的《从非汉语反观汉语》,北京大学王理嘉教授的《普通话专题散论》、郭锐教授的《从语义地图模型看量词功能扩张》,北京师范大学李运富教授的《<说文解字>的析字方法、结构类型及其与“六书”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吴福祥教授的《试说汉语的几种富有特色的句法模式》,中国传媒大学于根元教授的《说“大语言”》、邢欣教授的《汉语动宾结构熟语中的名词短语与一般名词短语的区别》。这些报告的突出特点是鲜明的前沿性,关注人类语言的共性和个性问题,都是学者们最新的思考和探索,也正因如此,与会者展开了热烈的互动。
分组会议共分四组:语言理论与现代汉语,汉语史与民族语,语言对比与语言习得,语言教学与语言应用。与会代表在上述四个方面报告各自论文,并进行了一定的交流。总的来看,研究者都比较重视对语言事实的发掘,重视新的语言理论的运用。
闭幕式由北京市语言学会秘书长孙德金教授主持,他并代表学会做了本届会议论文综述。
本届会议也得到了北京市社科联和商务印书馆的大力支持。会前及时出版了北京市语言学会第七、第八两届学术年会论文合集《语言学的理论与应用》(二),并赠送与会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