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北语头条 -> 正文

北语团队参加第十三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CCL 2014)并获最佳论文奖

发布时间:2014-10-29  新闻来源:信息科学学院 

  2014年10月18日至19日,第十三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CCL 2014)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主办,清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组织,华中师范大学承办。

  全国计算语言学会议是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的旗舰会议,从1991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次,从2013年开始改为每年一次。会议着重于研究中国境内各类语言的计算处理,为传播计算语言学最新的学术和技术成果提供广泛的交流平台。本次会议的大会主席由新疆大学吾守尔·斯拉木院士和我校李宇明教授担任,程序委员会主席由清华大学孙茂松教授担任。会议同期举办了第二届基于自然标注大数据的自然语言处理国际学术研讨会(NLP-NADB 2014),其前后还举办了第二届中文知识图谱研讨会(KG 2014)和第三届中文处理资源与评测国际会议(CLP 2014)。

  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投稿233篇,录用109篇,其中中文论文82篇,英文论文27篇,大会首次评选最佳中文、英文论文各1篇。会议录用的中文论文推荐至《中文信息学报》发表,英文论文将由 Springer Lecture Note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NAI) 出版,EI检索。

  我校新调整的信息科学学院语言信息处理团队,共有8篇文章被大会录用。其中,由卢达威、宋柔和尚英合作的《从广义话题结构考察汉语篇章话题认知复杂度》被大会评为中文最佳论文。文章提出了一个广义话题结构认知模型用于模拟人补足汉语篇章中的话题说明信息,具体而深入地探讨了汉语篇章话题认知的特点。宋柔教授多年来对汉语话题结构的研究积累,对汉语言独特性质的敏锐洞察和独具开创性的理论探索得到了业界的充分肯定。大会程序委员会主席孙茂松教授表示:这是CCL第一次评选最佳论文奖,获奖成果代表了过去一年中国中文信息处理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最优成果。

  我校团队在本次大会上取得的丰硕成果与我校诸研究机构多年来的资源技术积累是分不开的,是我校计算语言学取得的新成绩。这标志着我校在该领域的多年耕耘和积累得到了学界的高度认可,并在理论创新上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image001

CCL最佳论文得主北京语言大学信息科学学院卢达威博士(左二)和NADB最佳论文得主(左三)一同接受大会程序委员会主席孙茂松教授(左一)和中文信息学会理事长李生教授(右一)的颁奖

image002

CCL 2014最佳论文奖奖状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