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北语头条 -> 正文

北京语言大学第十四期团校开学

发布时间:2014-04-15  新闻来源:校团委 

  4月14日晚,北京语言大学第十四期团校开学典礼暨第一讲在逸夫报告厅隆重举行。校党委书记李宇明教授出席开学典礼并为200余名团校学员作了题为“论人生的社会化”的报告。学工部、研工部、各院系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报告会。

  李宇明书记说,人的一生可能会面临三次社会化。第一次社会化一般是伴随着家庭教育、初级教育完成的,体现为个体积极融入社会、接受并遵守社会规范、最终成为社会的合格分子,没有完成,便会到处碰壁。这一社会化过程必须通过“自悟、自律、内化”来完成。反观今日,有很多人即使完成了高等教育也没有完成第一次社会化,不得不令人深思与忧心。

  第二次社会化则是大学的使命,个体通过此过程成为优秀的社会成员并反哺社会。如何顺利完成第二次社会化?一是反思、透析“本我文化”,理性看待自己民族文化的优缺点;二是要学习一门或几门外语,一门新的语言就是一种新的世界观;三是必须要树立“良性批判意识”,要重新认知中华文化的精华,简单地否定除了附加情感因素之外不会创造任何新的知识;四是要有浪漫主义情怀,年轻人要学会欣赏科学之美,要惟新是举,要独立思考。面对第二次社会化,同学们要有“成名成家”的志向,学校也会提供更多的机会与平台。

  第三次社会化则是对人生、对人类的终极意义的思考。古语中“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体现的其实就是第三次社会化的境界所在:天人合一、顺乎自然、宠辱不惊。李书记用书法艺术比喻了三次社会化。第一次社会化达到的是工匠境界,中规中矩、合乎规范;第二次社会化达到了书艺境界,体现了人类的创新与想象;第三次社会化则达到书圣境界,心手合一,至真至朴。

  李书记还向同学们介绍了我校第八次党代会上确定的学校发展目标、四大学术方阵与五大关键词,向同学们描绘了学校未来发展的广阔愿景。团校学员们对于母校发展十分关注,并提议第十四期团校专门安排一次讲座,解读学校第八次党代会精神。

  会后,相关部门将组织教职工、学生组织、共青团组织开展学习。

A48K4789

李书记作报告

A48K4805

会议现场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