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赴韩中小学汉语教师志愿者岗前培训日前在北语如期举行。为进一步实践“以问题为导向”的培训理念,强化针对性、体验性的培训模式,以实现解决学员实际问题的培训目标,2013年12月31日,赴韩志愿者培训创新型课程《与名师对话》系列互动课在逸夫教学楼第一会议室正式拉开帷幕。
本系列对话课程涵盖“跨文化交际”“课堂教学与管理”“第一堂汉语课”“任务型教学”“第二语言习得”“汉语教学技能”“汉语要素教学”“汉语水平测试”“汉语语音教学”“教材选用”“文化教学”等十余个专题,并将专题与赴任国——韩国的实地情况紧密结合,邀请到了校内外多位资深汉语教学专家参与,展开了老师与老师、老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多方对话,在你问我答的互动交流中将“韩国文化禁忌”“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怎样准备第一堂汉语课”“任务型教学的理念与实践”“语言习得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要素教学与技能教学的关系”“如何将课堂内容和HSK考试结合起来”“纠音的好方法”等一系列学员们关心的重点问题逐一进行讨论,现场气氛轻松幽默而又单刀直入,每一场讲座都受到了学员们的积极响应与一致好评。
课程结束后,学员们迫不及待地分享了自己的参与感受,其中来自十班的李明表示:“《与名师对话》将国际汉语教学的理论性与实用性熔于一炉,更加突出课程的实用性原则。参与对话的师生就一个国际汉语教学的前沿主题展开深入的探讨与分析,通过学员的个体主动发问与对话老师的逐一细致回答,师生一起就对话主题畅所欲言。此种形式打破了传统的老师一言堂、学生被动听的师生交流模式,开启了全新的对话方式,体现出了以学生为主导的对话特色,调动了学员参与师生交流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真正实现了乐于表达、听有所获的最终效果。”
参训学员的良好反馈是衡量《与名师对话》课程设计的最佳标尺,而这一系列课程由北语汉语国际教育学部主任张旺熹教授总体策划,得到了各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通过选派优秀的汉语教育专家参与到对话课中,凝聚了学部的精英力量。北语在赴外汉语教师及志愿者培训原有基础上的不断改进与创新,力争打造出新的培训品牌课程,形成更加具有赴任针对性、教学实践性和文化交流性的优秀培训模式。

对话课老师集体合照

从右至左刘长征教授、姜丽萍教授、闻亭副教授

邢红兵教授(中)、翟艳教授(右)、聂丹教授

刘谦功教授(中)、全秀贞博士(右)、王安红博士

学员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