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北语头条 -> 正文

离退休工作处召开“读书与健康”座谈会

发布时间:2013-12-30  新闻来源:离退休工作处 

  为了响应学校党委发出“曰之,阅之,悦之”的读书号召,离退休工作处党总支举办了“读书、交流、分享”系列沙龙活动。12月12日,在职党支部以“读书与健康”为主题,邀请到长期坚持来阅览室读书看报的离退休老党员李培元、马河清、李郁章、吕玉堂、刘国桐、武伯索、程俊生以及在职的工会副主席徐英克、体育教学部主任王伟光同志一起座谈。大家分别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畅谈坚持读书看报对健康的多重益处,以及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公报和《决定》后的最大感受。

  离退休工作处党总支书记袁丹主持座谈会,当今时代人们最大的感受就是时间飞速流逝,技术飞速更新,知识飞速递增。社会不断进步,改革领域不断扩大。而我们所拥有的知识和能力越发感到不足,需要了解的东西太多。在这突飞猛进的时代下,我们更加可望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多读一点书。读书是自己资本的积累,是生命的延伸,是抵御外界困扰的坚强盾牌。离退休老同志有很多读书看报经验和体会,让我们一道分享读书看报所带来的快乐。

  九十高龄的李培元同志,坚持每天来阅览室读书看报十几年,当提及怎样养成读书看报的好习惯时,李老说“十年前,老伴去世,儿子看我很伤心,带我去美国,但那里语言不通,每天没有什么事情做,只能看一份环球杂志打发时光。那时候,屈指可数的几本中文书籍和报刊就是给我带来乐趣的最好的伙伴。回来后,每天在离退休活动中心的阅览室里读书看报让我找到了生活的重心。已经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每天坚持从家里走到阅览室,还要爬两层楼,专门到这里读报两个半小时,不仅活跃了思想,锻炼了大脑,还强壮了筋骨,更重要是让我找到了生活的希望。一旦因为天气原因家人不愿意我出来,我就觉得缺少点什么。”他还饶有兴致地说:“我现在不仅喜欢看新闻,关心国家大事,我还特别喜欢读体育杂志。特别关注中国女排的比赛的信息。报刊上的内容让我晚年生活充满了希望和乐趣。此外,我每天准点来这里报到,不仅仅是看报,还要看人,看看老朋友,看看离退休工作处的同志们。让大家放心,我还健康的生活着。”

  马河清教授在谈到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最大的感受时说到,以前自己总觉得已经是78岁的人了,干不动了,对《霜叶》编辑部的工作和小记者指导教师的工作总觉得有些力不从心。通过学习十八大文件精神,对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和老有所依的理念又有了新得认识。感到自己虽然老了,但是也要为社会力所能及地做点啥,不能就这样在家呆着干吃闲饭。思来想去自己现在也就有这份能力,为社会培养一些有用之人,为老年朋友编报寻找快乐。我现在负责的《霜叶》报的健康栏目,大部分内容都来自于学习和收集我们现在阅览室里的报刊内容。如《健康文摘》;我培养小记者,自己也要不断学习,自己买了很多写作方面的参考书籍,边学边用,既充实了自己,又有利于别人,我经常看《环球时报》、《参考消息》等,不仅了解了国内外的大事,还能联络到更多的同事,让我生活的很快乐。

  被大家称为离休干部中的“老青年”的刘国桐同志谈到读书看报的最大益处时,兴奋地说“读书看报不仅让我的思想提高了,眼界放宽了,最让我高兴的是我现在竟然可以丢掉老花眼看报了”。“我的文化水平不高,但是能够从报刊中吸取很多知识养分,提高我的思想政治觉悟,我写不了大块文章,但是我可以做口头宣传,向社会传递正能量,是我们每一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另外,我觉得《北京青年报》办得特别好,我每天必看必读,它也适合老同志的口味,文章短小精悍,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易懂易记。也能够让老年人充满激情和活力。”

  《霜叶》编辑部负责人李郁章同志在谈到最关注报刊哪些内容时谈到,常看报纸不仅能够关注政治新闻,而且还能洞察科技发展时事。特别是先进的医疗、环境、生态技术等信息非常丰富,这些信息对我们养老、养生、养心,尤其是治疗疑难疾病和慢性疾病都非常有利。很多知识和医学常识,以及治疗技术手段都是从读报中得到的。

  在谈到为什么老同志愿意到阅览室读书看报时,武伯索同志深有感触地说到,读书看报是多年在教学科研中养成的习惯,是个人的兴趣所为。之所以愿意每天到这个不大的阅览室里来看报,目的不仅仅是享受读的乐趣,更重要是与大家一道分享学习的体会和讨论热点的后的快乐。大家边看边聊便提高,比自己关在家里读书要快乐的多。另外,还要感谢学校和离退休工作处为我们创造了这样一个安静、温馨的小天地,为我们提供种类繁多的报刊,营造一个和谐、安静的读书的氛围,这是我们每个人在家学习都可望不可及的。所以,我们特别感谢学校党委和离退休工作处,在学校资金紧缺的条件下,都不减离退休人员的报刊品种和数量。

  吕玉堂同志在说起读书的好处时,还提到了“读书看报提高自己科学育儿能力,自己在培养儿女时因为忙于工作,很少了解科学养儿知识,现在要带好第三代,从报刊中获益匪浅。另外,在报刊中每天都有许多智力测验题,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的智商,还有助于锻炼老年人的大脑的灵活性,是非常难得的“脑力操”。

  在职党员分别谈了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体会。

  在职党支部书记縢仁义首先发言,他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意义深远,字字有力,简明扼要,规划出了我们国家未来发展的新蓝图。《决定》内容丰富,改革领域之多是前所未有的,需要我们认认真真地学习和领会。今天我们在职党员和老同志一道座谈,读书与健康的话题,目的是让我们进一步提高读书的自觉性,领会好文件的精神实质,把我们的工作做的更好。

  校工会副主席徐英克同志说,这个读书沙龙的主题非常好。不仅强调自己读,还要能够与他人交流,让大家一起来分享。离退休工作处党总支近几年工作有很多创新,博得了老同志的频频赞许,给老同志的晚年生活创造了温馨的环境,我们在职的同志都很羡慕。我们也要向老同志学习,认真学习十八大精神,相信党一定能够率领全国人民走出困境实现美好目标,期待我们的养老体系建设会逐步完善,衷心地希望各位老同志保重身体健康。

  离退休工作处处长齐沛同志说,如今离退休同志942人,其孤独、疾病、失能是困扰大家的主要问题,也是我们工作中的难点。通过读书、学习,我了解了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特别提出要关注民生问题,要注意生态环境与食品安全,这是人民的企盼,也使得解决离退休同志的问题有了更深层的意义,更大的支撑。读书不仅有益健康,还能对工作有所帮助。

  体育教育部主任王伟光同志在谈到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体会时,深有感触地说到现在必须要灌输新的健康理念,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还要有健康的大脑。读报看书是一种脑力运动,我们适当还要做一些健脑运动。缓解老年性疾病的发生率。说着她还带领大家一起做起了“健脑手动操”。与会的老同志边听边做,易学易懂易做。

  与会同志你一言我一语,分别谈了自己读书的乐趣,大家高兴了,身体也健康了,大脑也活跃了。

  袁丹同志总结了大家的发言。她说,民生问题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点改革项目之一,是关乎人心、民意的大问题。作为每一个公民,一方面要相信党的政策越来越贴近民心,一定会有好政策来保证我们养老,另一方面,还要加强个人的健康理念的更新,要科学养生,健康养老。作为从事老龄工作的工作者,如何去贯彻“老有所依”的精神,除了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政府的民生政策,还要努力创设一种和谐平等的文化氛围,有利于老同志身心健康,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学习。作为每一位老同志,不仅要靠国家出台大政策,还要努力营造一种健康快乐的小环境,更要树立起“乐学、静心、自立”的养老理念。等、靠、要是一种被动养老心态,只有积极主动去寻找、去创造、去体验适合自身特点的养老方式,才是最可取的。

  最后,她强调今天的座谈会仅仅是我们党总支读书沙龙活动的开端,下一期的主题是“退休了,我还能做点啥?”。我们将通过海报的形式,招募承办单位、主讲人和参与者。欢迎大家继续关读书沙龙活动。让我们在学习、讨论中获得快乐和自信。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