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北语头条 -> 正文

当代中国研究所与《大学生》杂志社签约合作

发布时间:2013-12-13  新闻来源:当代中国研究所 

  12月12日,北京语言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所与《大学生》杂志成功举行合作签约仪式。《大学生》杂志总编辑陶世坦、副总编辑李晓光、北语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郑承军教授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青年专家学者三十余人出席了签约仪式。会议由北语科研处处长李庆本教授主持。

  李晓光副总编辑在致辞中说,这是《大学生》杂志首次与高校研究所进行合作,他期待.与“当代中国研究所”展开全面合作,开创新的合作模式。郑承军教授表示,在这个碎片化的世界中,碎片化本身并不值得焦虑,因为每一个体都是具体的存在,他希望通过正确的价值理念教育能使每一位大学生都成为具有“正能量”的、“光明的”碎片。在愉快而庄严的氛围中李晓光副总编辑和郑承军所长共同签署了双方合作协书。

  双方达成在课题研究、杂志内容和活动等方面开展友好合作,《大学生》委托当代中国研究所开展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规划项目《价值观多元下首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研究》的研究工作,在专栏合作、内容合作、活动合作等方面加强互动和协作,并资助科研经费。

  在接下来的“青年学者沙龙”中,与会代表就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以及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讨。陶世坦总编在总结发言中高度肯定双方的合作,并对青年学者们的发言给予很高的评价,对青年学者所讨论的部分问题进行回应并对此次开创性合作亦寄予厚望。

  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李宇明亲切会见了《大学生》杂志代表团一行,对双方的合作前景寄予厚望。李书记说,大学生杂志与我校当代中国研究所的合作是打造合作平台、讲好中国故事的创新之举,北京语言大学在中外学生工作研究和跨文化研究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资源,希望能与《大学生》杂志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将对大学生的研究推到新的高度。李书记对当代中国研究所的研究前景进行了高度评价,并从战略高度强调了此次合作对学校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并对当代所的智库建设提出了殷切希望。他还对《大学生》杂志社介绍:北京语言大学的建设要围绕五个关键词: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国际化、信息化、留学生教育、智库建设,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大学生杂志社成立于1988年,《大学生》是目前全国最权威的面向在校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类刊物,在海内外的青年学生中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

郑承军所长发言

郑承军所长发言

陶世坦总编辑总结发言

陶世坦总编辑总结发言

与会代表合影1

与会代表合影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