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教委公布了2013年度北京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我校人文学院、汉语学院联合申报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与汉语言专业中外学生联合实习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施家炜、刘苏乔)和汉语学院的“基于任务法的合作学习与口试资源库(中级)建设研究”(赵雷)两个项目被批准为面上项目。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与汉语言专业中外学生联合实习模式的创新与实践”项目,是以初级水平的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为研究对象,设计不同类型的语言任务,以中外学生分组调研,合作完成任务的形式(包括:汉语母语者作为辅导教师与汉语学习者同堂上课,协助学生外出采访并做课堂报告,一起编写、排练、演出话剧等)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形成报告交流,突出中外互动式、实践式、任务型教学的特点。通过多次探索而不是一次经验,发现规律,查找问题,凝炼模式。在过程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与汉语言专业中外学生联合实习模式的建构,内容包括:实习模式的内涵、实施方式与具体程序、组织管理与监督机制、评估机制等,形成项目分报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与汉语言专业中外学生联合实习模式》,以期对其他同类实习模式起到示范作用。同时,对联合实习模式进行效果评估,采用质性访谈、追踪调查、规模化问卷调查以及量化的统计分析方法,形成性评价(全过程评价)与结果性评价(最终评价)相结合,观察、描写汉语学习者在语言等其他方面的实际变化,评估创新实习模式的实际效果,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形成项目分报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与汉语言专业中外学生联合实习模式评估报告》。
“基于任务法的合作学习与口试资源库(中级)建设研究”项目包含两部分研究内容,一是有益于意义协商的合作学习小组的系列问题研究,具体为:①任务型口语课堂合作学习小组的基本模式研究。②有益于意义协商的任务活动类型和行动步骤研究。③组建高效的跨文化合作学习小组的教学策略研究。④提高合作学习小组进行“意义协商”的质量和效率的教学策略研究。二是关于任务型口试资源库建设的研究,包括三个方面:①确立任务型口试的基本题型。②研究任务型口试中互动性口试题型的类型和具体实施方案,实现任务型口试的创新和突破。③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建成任务型口试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