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刚刚结束的第七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校学子表现优异。校团委、校学生会共选送作品十余项,最终九项作品脱颖而出,斩获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五项。
由贾烈英老师、梁太富老师指导,钟慧、罗雅文等8名同学共同完成的《北京市名人故居现状调查报告》以其深厚的人文关怀、富有责任感的青年视角,在此次竞赛中拔得头筹,得到了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由刘雪春老师、梁太富老师指导,魏欣欣、张晶等四名同学完成的《探索中国高校教材循环的可持续模式——以本校二手书小站为依托》紧紧围绕“教材的循环使用”这一社会热点,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于环保事业的担当,并迈出了实践步骤。《北京地铁站名英译现状及改进对策——基于对在京非汉语母语背景人士的调查》一文充分展示了我校学生在语言方面的优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建议,具有极大的实际意义。本文由郭风岚老师、程娟老师指导,陈婵、胡玮等五名同学合力完成。
“挑战杯”系列竞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奥林匹克”盛会,是目前国内大学生最关注最热门的全国性竞赛,也是全国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示范性、导向性的大学生竞赛。校团委、校学生会每年在我校举办作品选拔赛,得到了广大同学的积极响应,起到了引领健康学风、营造学术氛围的良好效果。校团委从选拔赛作品中挑选出最优秀的学术科技作品推送到北京市。多年来,我校一直成果丰硕,充分展现了我校学子的精神风貌及学术素养。
第七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我校获奖名单:
一等奖
作 品:北京市名人故居现状调查报告
作 者:钟慧、罗雅文、郑伟敏、李璐璐、于琳、许雅琪、任茜茜、高祥文
指导教师:贾烈英、梁太富
作 品:北京地铁站名英译现状及改进对策——基于对在京非汉语母语背景人士的调查
作 者:陈婵、胡玮、黄越、韦舒婷、石雪琪
指导教师:郭风岚、程娟
作 品:探索中国高校教材循环的可持续模式——以本校二手书小站为依托
作 者:魏欣欣、张晶、张妤婕、李阔林
指导教师:刘雪春、梁太富
二等奖
作 品:中国器官捐献的出路在哪里?——关于群众对器官捐献态度的调查报告
作 者:黄惠琴、罗杭翡、江博娜、邓成英
指导教师:杜美杰、徐进前
三等奖
作 品:意大利语专业学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与潜在就业方向展望
作 者:张媛、任柏玉、汪诗雄、王睿哲、胡海婷
指导教师:赵秀英
作 品:高校社交型互联网信息共享平台模型探究
作 者:文馨瑞、何欣玥、曾诗然、袁小春
指导教师:杜美杰、罗智勇
作 品:这不只是一个村庄——江苏省沭阳县官墩乡万山村实地调查报告
作 者:陶杜平、许明龙
指导教师:梁太富、贾烈英
作 品:失独家庭精神困境救助机制的政策研究
作 者:石予晗、林鸿皓、虞婧、曹国良、张皓、吕俏也
指导教师:云国强、梁太富
作 品:循环二手资源 倡导绿色生活——大学生二手市场的社会调查报告
作 者:潘晨韵、汪小娇、李想、刘倚稀
指导教师:云国强、徐进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