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北语头条 -> 正文

人文学院举办第二届中外学生联合语言实习/实践报告会

发布时间:2013-06-25  新闻来源:人文学院 

  6月21日上午,人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与汉语学院汉语言专业第二届中外学生联合语言实习/实践报告会在主南200教室举行。来自人文学院和汉语学院的百余名中外学生欢聚一堂,歌声与欢笑声不绝于耳。教务处、汉语学院、人文学院、汉语速成学院等部门和院系负责人出席活动。

  与会师生共同观看了活动短片,短片介绍了人文学院与汉语学院中外学生联合语言实习/实践活动的缘起、宗旨、第一期和第二期实习的情况等,短片将中外学生们的思绪又带回到了不久前的实习。

  教务处吕静处长在致辞中表示,中外学生联合语言实习/实践项目体现了高等教育实践性教学和中外学生深层次交流互动两个特点,她鼓励中外学子再接再厉,勇攀高峰。中外国学生代表也表达了参与实习的真实感受,引起了在场同学的广泛共鸣。来自英国、伊朗、韩国、乌克兰、中国等国的学生组成的四支表现突出的实习队伍依次展示了外出采访的视频,他们有的采访了北京的798艺术区、五道口服装市场,有的则关注抽烟与健康等现实问题,内容充实,形式新颖。

  与会嘉宾为获奖学生们颁奖,并为教务处高玉峰副处长颁发了最佳支持奖,对外汉语系主任张猛和汉语系主任刘苏乔颁发了最佳组织奖。

  报告会最后的中外学生节目表演将整场活动推向了高潮。1053班的话剧《我们在北京的生活》以留学生在华的真实经历为素材,展现了留学生们诸多颇具戏剧性的生活图景;1055班则演绎了韩国古代故事《瘤子老头》,诙谐幽默,引得笑声不断;1054班的中外学生选择2010年世界杯充满激情的主题曲《Waving Flag》作为小合唱曲目献给大家;1055班的一位韩国同学用中文演唱中国流行曲《如果没有你》,展现了他优美的歌喉和良好的汉语能力。最后,在场的全体中外学生合唱了一首《朋友》,气贯长虹,作为他们此次实习最后的一个强音。经过这次为期近一个学期的联合语言实习,中外学生都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收获了自信,更收获了友谊。

  据了解,人文学院与汉语学院中外学生联合语言实习/实践活动是由两个学院联合开展的新型实习项目,也是北京市共建项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与汉语言专业中外学生联合实习模式创新与改革》的主要内容。该项目自2011年12月27日开始,现已进行了两期。其中,2011—2012年第二学期的第一期实习是试点探索,为期14周,71名中外学生(人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32名中国本科生和汉语学院汉语言专业39名外国留学生)在一起联合完成了两项语言调研的实践任务;2012—2013年第二学期的第二期实习(即本次实习)为期15周,103名中外学生(人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32名中国本科生和汉语学院汉语言专业71名外国留学生)在一起联合完成了两项语言调研的实践任务。中外学生联合实习项目以促进北语中外学生学院之间不同形式不同层面的合作交流,形成并完善跨院跨系合作交流机制为宗旨,希望以此创新人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原对外汉语专业)和汉语学院汉语言专业这两个北语品牌专业的中外学生的实践模式,探索中外学生联合语言实习/实践模式,形式是设计不同类型的语言任务,以中外学生分组调研,合作完成任务的形式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形成报告交流,特点为中外互动式、实践式、任务型教学。这样的实习形式可以促进中外学生广泛和深层次的语言和文化交流,凸显北语教育国际化特色,自开始以来,好评如潮。

参加报告会的领导和嘉宾

参加报告会的领导和嘉宾

留学生实习报告

留学生实习报告

中国学生代表发言

中国学生代表发言

专注的中外学生

专注的中外学生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