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上午,我校领导在会议中心第一会议室召开会议,正式任命14位竞聘上岗的处级干部并进行了集体谈话。李宇明书记与崔希亮校长代表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向各位干部做了工作部署并提出工作要求——不负北语人重托,创造性地做好学校工作。
李宇明书记发表了题为“不负北语人重托,创造性地做好学校工作”的讲话,明确提出了北语未来发展的三个目标、详细阐述了校部机关大部制改革的四个概念,要求各位干部做好交接工作,围绕学校中心任务和发展目标,齐心协力做好工作。
李书记在讲话中论述了两个问题,首先他谈到,在座的诸位干部受命于北语人、受命于北语发展的关键期,诸位应当向群众负责、向党委负责。当前,北语处于在已有基础上再创辉煌的时期,过去学校有两大特色:帮助外国人学汉语和培训中国人学外语。然而,一所语言大学仅有语言教学是不够的,还应当有宽广的学科支撑,相关学科对于北语的发展也很重要。未来,北语应在“创办世界一流的语言大学”的宏观目标下,明确三个发展目标:其一,在汉语国际教育和外语教育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完整的语言教育体系,拓展母语教育、少数民族语言教育、华侨华裔语言教育等;其二,发展语言研究,与国内相关学术单位一起完善我国的语言研究体系。其三,开展“中国学”和“国际问题研究”,为中华文化走出去、为中外的相互了解贡献智慧和力量。
李书记指出,在这次校部机关大部制改革过程中,学校明确了四个概念:其一,服务型机关。做到“四个服务”——服务学生、服务教师、服务一线、服务校友;其二,制度化。逐渐建立北语的现代大学制度,制订北京语言大学章程,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各部门依据其职能定位,建立健全岗位职责,通过评估体系调整优化干部工作;其三,国际化。中外学生趋同管理,教师和行政管理队伍国际化。当然国际化不是丢掉民族化,更不是照搬西方;其四,信息化。从课程、管理、社会服务多个方面建设信息化,既要强化信息化理念,也要实现数据化处理和共享,尽快实现行政管理一站式办公、学生入校一卡完成等,推出系列的网上课程,推进“虚拟北语”的建设。
崔希亮校长对李宇明书记提出的北语发展目标和机构改革方向进行了进一步阐发,他指出,各位干部要有高远的理想,应站在高处看待学科发展方向、学校发展定位,不负学校重托,勤勉工作;干部应正确看待机构改革,依法依规进行管理,减轻基层单位负担;干部应积极推动北语的国际化逐步走向深入。崔校长嘱托各位干部:一是志存高远、目标明确,北语既是我们每个人的,更是国家的,北语的未来将走向何处,每位在座的同志都负有责任;二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北语50年来的优良传统要继承,也要解放思想打破条条框框束缚,以民主和制度保障学校的发展;三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干部既要对上负责完成学校的中心任务,也要对下负责带好团队;四是服务一线,联系群众,机关干部是联系学校领导与基层的纽带,应替领导和群众分忧解难;五是加强沟通协调。
霍明杰副书记宣读了干部任命的通知,赵旻副书记、曹志耘副校长、戚德祥副校长、董立钧副校长也出席了会议。
校部机关大部制改革是我校2012年秋季学期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目的在于推动学校向现代大学方向发展。学校党委按照“目标驱动、通盘考虑、分步操作、平稳过渡”的改革思路,广泛发扬政治民主,集中“北语人”智慧,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于2013年初提出了校部机关(含群团组织)“大部制”改革方案,经过三上三下的征求意见和方案修订,2013年1月22日学校党委常委扩大会正式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大部制”改革方案,校部机关及后勤集团由20个部处精简为15个部处。2月23日学校党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北京语言大学机关及后勤服务集团处级正职干部竞争上岗工作实施方案》,并依据实施方案成立了“竞聘领导工作小组”。2月28日开学伊始,学校召开了“机关及后勤集团处级干部竞聘动员会”,在机关机构改革的基础上,面向全校展开处级正职干部公开竞争上岗工作。3月12-13日,进行了干部竞聘上岗面试答辩;3月14-15日,进行了组织考察。3月18-25日,进行了聘任人选公示。竞聘过程历时不到一个月,在全校师生员工的监督下,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