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北语头条 -> 正文

书香弥漫校园 师生畅谈学术

发布时间:2012-12-25  新闻来源:社会科学学院 

  12月24日上午,社会科学学院在会议中心第一会议室举办第二届学术沙龙暨学科建设座谈会。现场书香弥漫,学术氛围浓厚,研究生们侃侃而谈,一一向老师和同学们汇报一年来的学习成果,并介绍值得一读的好书。

  与上一届学术沙龙相比,本次活动中同学们体现出更强的专业性,阅读书目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书籍的基础之上还广泛涉及哲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等等,包括有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美国作家何伟的《寻路中国》,琳达夫妇的《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个梦想》,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等,在阅读中同学们不仅注重知识的积累,更注重带着疑问和价值观阅读,同时较好地进行了思考和总结,做到了将阅读成果应用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

  针对同学们的汇报,各位导师做了精辟的指导和精彩的点评。硕士生导师贾烈英副教授给予本次活动极高的评价,郑承军教授则指出相较于去年的首届学术沙龙,同学们在这一次表现出了更浓的“三味”,即学术味更浓、专业为更浓、人文味更浓。大家的阅读和学术研究意义重大,阅读经典著作如同在道路上追随伟人,唯有学习、思考、总结才能做到超越。思政专业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希望同学们能够明确学习的价值,理智、自信对待本学科。

  赵旻副书记最后做总结发言,他称赞同学们在一年中取得了很大进步,读书范围和方式都有所精进。同时还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阅读经验:一是读书要有选择,由博到专,还要由专到博。多看与专业相关的书籍,思政专业的研究生必须读马列专著,专业方向不能偏离。第二,读书要有思考,要把自己的思考融入读书的过程,学会把读书和人生设计结合起来。第三,读书要有规范性,随时写读书报告,写读书报告的过程就是在解剖一个知识体系,解剖一个理论,对于自己的学术敏感度、学术能力是一种有效的培养,从而使读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四,读书要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

  此次活动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圆满落幕,同学们表示此次沙龙与其说是学生本学期学习成果的汇报,不如说是师生间对于阅读的深层心灵交流,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对于同学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研精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