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李庆本教授在中国传媒大学作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12-11-06  新闻来源:比较文学所 

2012111日,我校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学科带头人,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文学与文化研究所与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李庆本教授应邀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师生作了一场题为“20世纪中国美学史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的学术讲座。

讲座中,李庆本教授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基本性质、历史分期四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他对二十世纪中国美学史研究中几个基本问题的看法。

首先,他提出美学史的研究对象是审美意识史,二十世纪中国美学史也应该将审美意识的考察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对象,从而更好地阐明美学的历史发展。 随后,他对审美意识的理性与感性形态,审美意识的静态构成和动态结构,审美意识的四维空间及其历史类型分别作了具体阐释,从理论层面严谨地界定了审美意识的研究范围和具体内容,同时举例论证了其在研究实践层面的可操作性。

就研究方法而言,李教授认为在二十世纪中国美学的研究中,仍然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既要强调审美意识的时代性,也要重视审美意识的特殊性。他主张以审美意识的“历史建构论”来完善和补充“审美积淀说”,通过分析审美意识的“同化”建构与“顺应”建构的共同作用从而充分解释审美意识的历史发展。他还提出应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站在中西古今纵横比较的交界点上,以达到对二十世纪中国审美意识本质特征的把握。

在关于二十世纪美学基本性质和特征的讨论中,李教授先是高屋建瓴地将其概括为“主体性的建构和消解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审美意识多元化格局”,继而旁征博引、层层深入地对其具体演变过程进行了历时性梳理和总结。最后,根据审美意识自身的结构方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表现出的不同特点,李教授将中国二十世纪美学史大体划分为近代、现代、当代三个时期,并予以丰富的例证和详尽的阐释。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张晶教授主持了此次讲座,他盛赞李庆本教授在讲座中所体现出的理论深度和知识广度,并对讲座中采用的研究角度、方法和取得的成果予以高度评价。此次讲座同时引起了在座博士生的积极思考和热烈回应,李教授就提出的问题一一解答,讲座在掌声和不舍中结束。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