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2日至5月25日,第六届语音韵律国际学术会议(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peech Prosody http://www.speechprosody2012.org)(SP2012)在上海召开。该会议由国际著名学术协会ISCA(International Speech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的韵律学术专题组SProSIG主办,本次由同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等单位承办。SP是目前全球唯一的针对语音韵律定期召开的大型国际研讨会,每两年举行一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该会议已经吸引了众多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会,包括来自语言学、计算机、心理学、电子工程、医科等领域从事韵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
本次会议的入选稿件,是经全球的各方专家评审后录取的。我校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及信息科学学院的语音研究小组有两篇论文入选,分别是:1. A Quantitative Study on Information Contribution of Prosody Phrase Boundaries in Chinese Speech; 2. A Comparison Study on F0 Distribution of Tone 2 and Tone 3 in Mandarin Disyllables by Native Speakers and Japanese Learners. 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及信息科学学院的张劲松教授应邀带领学生参加会议,并就这两篇学术论文作了报告,相关研究成果受到了与会专家的关注和好评。
张劲松教授在向伦敦大学的许毅教授、UC Berkeley的John Ohala教授、德国C.A.U.的K. Kohler教授介绍所提出的韵律边界信息量化研究方法。许毅教授赞赏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的能够度量韵律边界重要性的正确方法,并提出了双方开展进一步合作研究的意向。

张劲松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