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4-6日,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和AREOPAGOS基金会在香港道风山联合举办国际会议,会议主题为“东方与西方:基督教的未来与未来的基督教”。我校研究生院张华教授作为特邀专家与会,并发表题为《中国崛起:当代儒学相遇基督教》的大会主题演讲。
张华教授围绕儒家思想的宗教性展开论述,运用大量的学理依据和现实资料,向来自世界各地的50余位专家展示了儒家在中国社会中所具有的宗教性作用,以及儒家思想在当代中国的现实影响 。他还以详实而丰富的资料向在座专家介绍了我国在宗教研究和儒家文化推广方面的种种举措和成果,北京语言大学在中国语言文化传播与国际文化交流方面的重要贡献和卓越成就。张华教授引用著名汉学家孔汉斯的论断说,“世界和平需要宗教和平,而宗教和平就需要宗教对话”,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宗教之间的互相理解和对话,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成立世界宗教研究中心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目标。成立三年多来,该中心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曾邀请世界各地的宗教文化专家前往北京语言大学讲学,促进了宗教研究的合作与文化间的交流。张华教授还引用著名哲学家保罗?蒂利希“文化是宗教的形式,宗教是文化的本质”的名言,提出如何看待中国儒家思想中的宗教传统问题。最后,他引用宗教研究学科创始人马克斯?穆勒 “只懂一种宗教,就是不懂宗教”的说法,提醒具有基督教传统的西方世界切勿固执己见,而应采用开放包容的心态去实现真正的对话和理解。随后瑞典著名汉学家、我校校友Fredrik F?llman博士对张华教授的演讲进行了回应和点评,他评价张华教授在演讲中展示的大量现实资料,对于很多没有机会了解当代中国的西方汉学家来说非常新颖而富有吸引力,使在座学者们对中国儒学话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随后的交流环节中,张华教授回答了各方面的提问,并强调说,各种信仰和思想体系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对话,对于和平、和谐且和而不同的世界格局及东西方文化关系十分重要,而且各种宗教之间内在的相通之处也保证了这种交流并进而建立世界伦理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