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著名对外汉语教育专家吕必松先生应邀为北语师生作讲座

发布时间:2013-10-10  新闻来源:人文学院 

  10月9日下午,北京语言大学主南102教室内座无虚席,著名对外汉语教育专家、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吕必松先生应邀为北语广大师生作了题为“谈谈字法研究与字法教学”的讲座,来自校内外的两百余名师生聆听了本次讲座。

  吕必松先生曾任北京语言学院(现北京语言大学)院长、国家对外汉语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委员、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会长、国际汉语教育学会荣誉会长、《世界汉语教学》主编等职。目前是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研究所学术顾问。吕必松先生是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重要奠基人,长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出版十多部理论著作和汉语教材,在国内外发表重要论文数十篇。主要著作包括《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概要》、《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吕必松自选集》、《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华语教学讲习》、《语言教育与对外汉语教学》、《组合汉语知识纲要》等。

  在讲座中,吕先生首先介绍了当下对外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指出,近几十年来对外汉语教材有翻新,但仅仅是风格、样式变化,本质并无革新。导致这种现象的缘由并不存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而在汉语语言学上。具体来说是因为迄今大多数汉语语言学者都用西方语法学的眼光解释、描写汉语语法,没有找到真正的汉语语法,从而使得汉语难教、难学问题一直没有得到突破性进展。吕先生主张用汉语的眼光去看汉语的语法,他从教学出发,联系语言学理论,介绍了字法的重要性及字法教学的必要性。之后从“字和字法、字的性质和特点、字法与语法、字法教学”四个方面展开讨论,细心解释了诸如“一线制”、“言语音节与语言音节”等新术语。同时也和同学交流,回答大家对新术语的疑问。

  讲座中,吕先生以其新颖的学术观点和活泼生动的语言感染了在场的同学和老师,大家都深深沉浸其中,近两个小时的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人文学院院长助理、汉语国际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施家炜博士主持了本场讲座,并作总结,认为讲座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课题:新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至今已逾60年,教学效率难以显著提升的根源何在?汉语为何难学?吕先生的讲座是对这一课题的深度反思,也是对汉语汉字系统特征、本质特点,以及汉语汉字教学规律和习得规律的新探索,而对吕先生这一反思的再反思,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做的事情。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