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下午,北京语言大学中国语言政策与标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导师张宝林研究员应邀在主楼501教室为人文学院11级对外汉语本科生做了题为“‘是……的’句的习得研究”的讲座,这也是人文学院“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系列专题的第三场讲座。
张宝林研究员分别从学界对“是……的”句的认识、“是……的”句习得情况考察、“是……的”句习得情况考察成因探究、教材编写及教学对策四个方面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首先,张宝林研究员提出“是……的”句型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的”句自身存在同形的现象,同时它的下位句式也很多,和形容词谓语句、动词谓语句又都有牵扯不清的关系,因而成为了对外汉语教学中一个典型的偏误类型。随后,张老师对“是……的”句偏误情况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偏误情况对教材编写和教学对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张宝林研究员的讲座不仅使同学们对“是……的”句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且使大家对偏误分析和表现分析有了更为客观和详尽的了解。近两个小时的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