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的邀请,美国休士顿大学中文部主任温晓虹教授于2013年6月26日下午来对外汉语研究中心作了题为“教学输入和学习者的语言输出——语言习得研究与教学运用”的学术报告。讲座由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建勤教授主持,对外汉语研究中心主任张博教授,以及郑艳群、江新、张黎、施春宏教授等出席了此次讲座。
温晓虹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心理语言学与汉语作为外语的习得。温教授认为,从二语习得理论研究的角度来讲,输入的语言信息必须被学习者所接收;即使接收了的内容也并不会自动变成中介语体系,而是要进一步地进行分解、归类等分析性与综合性的加工处理。在语言“内化”的基础上, 学习者的中介语系统才能不断地得到重新组合, 趋于目的语。因此,联系教学实践,教学的关键因素便在于语言输入的内容,输入方式,互动活动,以及对于学生表达的要求和语言形式与意义之间映射的练习设计。例如,在教学中应该把语言的特征清楚地展现给学习者;在互动中练习会话时进行意义的协商交流(这种互动一般以师生互动开始,以生生互动结束);教师为学生搭建交际场景,语言的意义、功能和形式相结合,等等,以此使教学输入更易被学习者理解和吸收。
温晓虹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从理论、研究,到汉语课堂教学实践,作了多方面论述,并把这些内容很自然地交织在一起。此次讲座吸引了众多来自校内外的师生。短暂的两个小时里,温教授语言幽默,与现场观众互动频繁,以自身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将语言习得理论与语言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为大家做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异常。讲座结束后,师生们纷纷就目前汉语教学中教学方法的优劣、汉语教材中课文的编写等问题提出了许多思考,温晓虹教授阐述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为师生们解惑。

温晓红教授做讲座